大神小白两相宜的专业跑步手表 ——HUAWEI WATCH GT Runner使用体验
2021年11月,华为发布了第一款定位于“专业极致”的智能穿戴手表:HUAWEI WATCH GT Runner,从命名不难看出这是一块专业跑表。
在钢丝兄看来,HUAWEI WATCH GT系列智能手表在跑步场景下已“足够专业”,但华为工程师们似乎不满足于此,推出了更加专业的跑表。
我很好奇,在他们眼里什么样的功能配置才能称得上“专业极致”?
作为传统机械手表、华为品牌手机+鸿蒙系统的粉丝,以佛系跑者自居的钢丝兄,自然也对这款产品报以期待。
参加咕咚&华为的活动获得了这次测评的机会;拿到这块手表后,钢丝兄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开箱体验,并且在各种不同的运动场景下进行了测试,以下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加了解这款产品!
1、看外观
高端大气上档次
手表由华为商城配送,外面是华为商城的标准牛皮纸外箱,能有效的保护快递物。同时封装后必须破坏性开启,避免了快递途中产生的其他意外状况。
拆开外箱,HUAWEI WATCH GT Runner被防撞软包裹住,能完全有效避免各方撞击情况。外箱底还有一张购物清单,然后就是手表包装啦!
HUAWEI WATCH GT Runner有一个正方形的纸盒包装,精美蓝灰色卡纸外壳,正面是商品名,还有鸿蒙系统,上下侧面有华为logo,都是镭射烫金工艺,既显得很有科技感,又很有格调,简单的说:高端大气上档次!
盒内包含装配好表带的手表*1,充电器*1,备用短表带以及备用表带圈*1、说明书*1;表带上也配有简单的描述。
拿到表之后第一感觉是表盘很大!
第二反应是这设计太“运动”了。对传统机械手表有一定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最近几年尊达大师开创的运动风格豪华手表大行其道,比如大名鼎鼎的百达翡丽鹦鹉螺系列、爱彼皇家橡树系列、宇舶BIG BANG系列,个人认为这些高端腕表在设计上有两个较突出的独特元素:一个是粗壮的表圈,另外是一体式弯折表耳。这两个元素在HUAWEI WATCH GT Runner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整个表壳采用高强度复合纤维轻量材质制成,表体轻盈到极致,而且拥有良好的耐磨性。表圈是碳化硅陶瓷材质。这个材料广泛用于工业部门中喷嘴、轴承、涡轮增压器转子、燃气轮机静、动叶片、热交换器等场景;耐高温耐磨性能超越了很多瑞士名贵机械表使用的碳化钛金属陶瓷材质。
表圈还比表盘略高一些,避免表盘摩擦受损。
一体式弯折表耳按官方说法是超跑进气格栅造型镂空设计,一方面是带来更好的透气性,另一方面这里面隐藏着华为首创的悬浮式外置天线,减少表体内金属元器件对信号的干扰,结合GPS、北斗、GLONASS、GALILEO、QZSS五大卫星系统双频协同工作,带来更好的定位性能。
就目前专业跑表领域来说,个人感觉这真的算我眼里的颜值巅峰了!
手表大小官方尺寸为46.4mm x 46.4mm,尺寸不小,显示部分达到1.43英寸;466*466的分辨率是绝大多数运动手表分辨率的4倍!因此能承载更多的信息,表盘显示也更加细腻,几乎看不到颗粒感,体验和其他240*240分辨率的跑表完全是两个概念。
钢丝兄个人认为,作为专业运动手表,最核心的功能硬件至少有两处:第一是GPS定位相关组件,第二是心率组件。第一点已经在上一段表耳处有说明。心率组件我们能在手表背后能一窥其貌。和一般的跑表不同,在中心两粒发光传感器之外,还有八粒光电传感器成环形分布,更多的传感器带来更加精准的测量数据;这也是是华为目前最顶级的心率监测技术TruSeen™5.0+,与官方定价3688元的HUAWEI WATCH GT 2022典藏版同一配置,绝对超值!
把手表拿到手里,感受是非常轻!38.5g轻薄表体,和一支最常见的小火腿肠重量一样。作为对比。劳力士大热的水鬼标准重量在150g,从机械表切换过来的盆友开始会觉得有点空荡荡,但几天之后会觉得这轻盈的手感真香!
表带材质是抗菌硅胶的,这种材质在很多运动手表中都被验证过,比较亲肤,斥水性强,不易过敏。
表带宽度是20mm,通用性较好,方便使用者购买不同的表带进行替换。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原装表带是快拆生耳设计,如果自行购买表带,需要买同类快拆设计的表带或者单独购买生耳。
2、看操作
功能很全面,
操控有诀窍!
不难发现,华为这一代智能手表更新了操作方式,由HUAWEI WATCH GT2时代的上下两个圆形按键迭代为上圆下方,我们来试试HUAWEI WATCH GT Runner的操作界面,看看这款手表如何操作。
手表一共有3个可操作的功能区,分别是屏幕、2点位的上键、4点位的下键。
屏幕可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滑动操作,还可点击操作。
上键可按压和顺时针、逆时针旋转操作。
下键可按压操作。
结合抬腕亮屏,可简单的视为共计10种基础操作动作。
如果你的手机是华为,那么恭喜你,还可开启语音助手功能,多一种交互操作模式。
功能设计上,10点位还设计有一个麦克风,3点位是扬声器,不可操作,大家知晓就好。
手表开机会显示鸿蒙系统,静待几秒钟即可进入初始化界面。
如果这时候你是使用华为鸿蒙系统手机,再次恭喜你,在开启蓝牙功能情况下,手机将会自动弹出提示,点击确认就能瞬间连接上了。
如果是iOS或者安卓系统手机,则需要提前下载“华为运动健康”App,再按步骤扫码链接。
操作都比较简单,这一步就略过。咱们继续讲手表的操作。
在手表息屏模式下有三种主动唤醒方式。分别是抬腕动作、按上键、按下键。
默认表盘的主题是“运动多功能”。虽然钢丝兄个人不是很喜欢,觉得布局有点零乱,但这个表盘功能展示非常全面,我们还是以这个主题来讲述下默认功能吧。
该主题可大致分为7个功能展示区,从上到下分别是:
负荷区:这里表示你在本周内进行了多少运动量,华为给了一个可量化的数据,大家可以把这个作为一个参考。进入后可到跑力指数,训练负荷、训练指数、恢复程度、最大摄氧量、成绩预测子页面。
海拔气压区:点击可进入更加详细的数据展示界面,这个不用解释,都懂,对于登山、越野跑的小伙伴极为重要。
天气区:直观看到天气,点击后进入细分功能子页面,当日详细天气内容页面,包括地域、天气、温度、空气质量情况,紫外线指数。下翻可到当日分时段天气状况,继续下翻可到本周天气预报,最后可翻到下面天相功能页面去。
恢复时间区:这里是表示在运动后需要多长时间身体才能恢复,点击区域后会进入运动列表页。
时间日历区:手表基础功能,不解释。
音乐区:点击可进入播放音乐界面,可外放,也可接入蓝牙耳机,接入蓝牙耳机的方式在后面设置中有描述。
天相区:这个区域是钢丝兄觉得最帅气的区域,点击后可进入细分功能页面,日出日落、月出月落、月相、潮汐,功能,很好玩。
进入主屏后除了上面说的点击区域进入功能页之外,上下左右滑动也能进去到一些功能页面。
右滑:
只有一屏。这是智慧助手、天气、音乐集合页。智慧助手功能需要和华为手机EMUI 10.1及以上版本配合才可进入。点击天气、音乐子页面可针对性操作。
上滑:
只有一屏,进入智能消息推送列表页面,钢丝兄只开通了微信消息,所以这里都只是微信消息,可点击具体某一条查看完整信息,目前不支持图片、语音、表情显示。
下滑:
手表功能设置区。展示了3个状态和六个功能入口。先说简单的3个状态:蓝牙、电量、日月星期,六个功能分别是
—排水:点击后以一定频率发出声音,以便把水分从扬声器孔中震出来。
—找手机:点击这个按钮后,和手表连接的手机会开始响铃(或者震动),方便找寻。
—免打扰:开启后来电和智能信息推送均不提醒,抬腕不亮屏,闹钟正常,适用于会议、晚上睡眠时候使用。
—闹钟:点击进入即可设置闹钟,先确定时间,再选择重复日期,如不选择就是单次闹钟。
—亮屏:点击后手表常亮5分钟;
—设置:这个布局于第一个的功能按钮,因为下属功能子菜单较多,放到最后来说。进入设置后,是一个长长的子功能列表,分别是
——蓝牙:链接其他蓝牙设备,总计耳机、心率带、速度/踏频器、功率计四大类;和家里的野小兽动感单车未能连接成功,猜测需要厂家支持才行。
——表盘和桌面:三个重要功能,分别是①表盘:更换表盘主题都在这里了!②熄屏显示:熄屏也能依靠外部光线显示基本的时间内容,但因为这其实并非半透半反屏幕,开启功能后并非真正的熄屏,而是保留一个低功耗的主题,会降低手表续航,开启本功能后,多一个熄屏表盘选项;③桌面显示,可选择棋盘和列表两种,系统默认是列表模式,个人也觉得这种模式更规整一点。
——自定义卡片:这个功能比较重要,在主界面状态下左滑的所有界面,厂家称之为自定义卡片,控制开关就在此,可选择想要快速展现的信息,以及排列次序。
——显示和亮度:都比较直观的功能,建议默认即可。
——声音和振动:一样是比较直观的功能,钢丝兄只关闭了表冠反馈,这个其实就是在旋转上键过程中的震动反馈,我个人感觉没必要。
——密码:根据需要自行设定即可;
——智慧助手:这里仅是唤醒和语音播报开关,上文有说,没有华为手机配合是无法唤醒的。
——辅助功能:控制“仅佩戴时通知”开关,手表检测到未佩戴情况下不推送通知,猜测是节电相关。
——下键设置:设置下键快速进入的开关,系统默认是进入锻炼功能,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他功能;
——锻炼设置:锻炼时语音提醒的音量大小、屏幕是否常亮以及自动识别锻炼状态,后两者默认关闭,钢丝兄也没更改,这样就好。
——心率广播:个人暂未遇到该使用场景,默认关闭。
——系统菜单:重启、关机、链接新手机、恢复出厂。
——使用指南:会出现一个二维码,用手机扫码可看。
——关于:手表的系统、型号、法律声明等等内容,大家无聊时候可翻翻看。
向左滑:
进入以上所述自定义卡片功能区。系统默认是训练状态、训练计划、跑力指数、心率等,也可根据自己需要进行更改。
以上就是HUAWEI WATCH GT Runner的整个操作流程图。稍微有点迷糊,钢丝兄特别制作了一张拓扑图,方便大家理解。
在快捷操作上,
上键是唤醒屏幕+进入功能列表页面,
如果当前页面为非主界面,则为回到主界面。
如果当前处于运动中,上键为暂停键
下键是唤醒屏幕+进入指定页面,指定页面默认为锻炼页。
如果当前处于运动中,下键为详情翻页键。
触碰操作参考手机的操作模式,
在子菜单中想要回到上一级菜单页面,向右滑动屏幕即可。
个人感觉这套交互UI些微有点复杂,刚入手需要一点时间摸索。在最近的实际使用中,还是上键+屏幕操控使用较多。
3、用软件
基础功能丰富完善
进阶功能独一无二
在华为商城里,HUAWEI WATCH GT Runner是唯一的“专业极致”定位智能手表,官方对这款表的核心卖点表述为:数据专业、心率精准、定位准确,以及拥有科学运动体系。
接下来钢丝兄将会试试这款手表以及配套的“华为运动健康”App,看看在运动方面的体验,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
经过使用体验,钢丝兄把这部分的体验拆分为两个较大的部分进行描述,以便大家理解。
a单个场景基础运动记录功能体验
HUAWEI WATCH GT Runner自带户外跑步、室内跑步、户外步行、室内步行、户外骑行、室内单车、泳池游泳、开放水域、跳绳、登山、徒步、越野跑、滑雪、雪板滑雪、越野滑雪、铁人三项、椭圆机、划船机、自由训练等19种单项运动模式。在这个测试场景下,钢丝兄会根据以前其他跑表的使用习惯,直接使用单个功能。
跑步测试:
钢丝兄通过以下两个运动场景,测试GPS定位速度和精确度,以及心率精确度,顺带看看续航情况。
——城市高楼障碍跑步场景:
钢丝兄工作日一般是在小区楼下跑步,1圈刚好1.5公里左右,计量非常方便。但整个小区地势低洼、楼间距不大,建筑物较高,堪称跑表噩梦。
之前无论是自己的百元级入门跑表还是蹭来体验的大几千顶级跑表都存在定位慢、吃里程的情况,我一般都还是用手表链接手机,以手机GPS来解决这个问题,这都偶尔会吃里程。
带着HUAWEI WATCH GT Runner跑了几次,结果如下。
在定位速度上,HUAWEI WATCH GT Runner表现尚可,超过了钢丝兄作为对比的手表。
但在里程上依然折戟,相比手机GPS定位少约16.5%。
——较少障碍物场景,
钢丝兄周日一般是到附近河边步道跑步,空间开阔,但有个折返点位于大桥下面,对于定位是个考验。
两组数据表示,HUAWEI WATCH GT Runner和手机GPS定位几乎一致,这个精准度非常不错了。
由于钢丝兄目前居住地附近没有可进入的操场,所以操场套圈场景没法测试了,据说数据表现很好,大家可参考网上其他大神们的体验。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在户外走跑骑三类项目中,都可导入第三方轨迹图。同时自己锻炼产生的轨迹也可以导出,分享给朋友。
这个功能对于越野跑、越野骑行来说非常重要。
动感单车+划船机测试
动感单车和划船机是目前家庭健身较为常见的器械,通过测试可感知到HUAWEI WATCH GT Runner在室内健身识别精确度。
钢丝兄自己家里没有划船机,为此还专门跑朋友家蹭玩了一会。在这个模式下面,手表应该是通过陀螺仪计算划船次数,同时监控心率进行热量消耗计算,以此得到锻炼结果。
因为只是测试,没有划太久,手表数据与划船机数据对比,几乎没有差别!(换船机多一次是因为启动手表前,划船机已经开始记录,所以多一次计数,时间上也略有差别)
因为钢丝兄家里的动感单车无法链接手表,所以直接裸奔,这个运动腕部基本无动作,猜测纯粹通过心率变化来推算锻炼结果,得益于华为TruSeen™5.0+技术的精准心率监测和科学的算法,动感单车配套App结果很接近,这个非常难得了。
登山(爬楼)测试:
该测试主要查看HUAWEI WATCH GT Runner的海拔、气压两个功能的精准度。
钢丝兄因地制宜,用爬楼来替代这个环节测试,而且楼层高度都是已知的,更能看出数据是否准确。
钢丝兄所在大楼共计10楼,1楼层高4米,2-10楼单层层高2.9米,地面到一楼平面+10楼到天台,共计约1米多,比较精确!
b华为运动指导体系进阶体验
随手表搭载了一个名为HUAWEI TruSport 的专业跑步训练体系,在这个体系里面,包含几个重要参数:
跑力指数:官方宣称这是基于心率、配速、距离、频次等多维度数据,量化跑步能力,科学衡量跑者的耐力水平和跑步技术效率;并且给出了一个大致的跑力指数对应的全马成绩表。
个人觉得这个概念比较有意思,能直观的知道自己的跑步水平,同时能有效帮助自己安排锻炼强度和频次!对于不能像专业运动员配备教练的普通跑友来讲,十分有用!
从跑力指数延伸了三个指标:
训练负荷:官方解释是“针对单次训练的概念,训练负荷=训练强度(心率)*时间;客观反映训练量的大小,体现运动对身体造成的刺激和压力,方便跑者维持一定的日常训练负荷,根据训练负荷进行科学指导;”
训练指数:这个钢丝兄还没摸透是怎么个玩法
恢复程度:能直观的看到目前身体状态,适合什么强度的运动。
上面说了这么多,感觉挺复杂的样子,但使用起来极其简单,几乎不对日常操作有任何影响。该跑步跑步,该锻炼锻炼。
在锻炼结束后系统会自动帮你计算出目前的跑力指数、训练负荷和恢复程度。你可以根据这些参数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
当然,您还可以在系统里面加入训练计划,获得更加科学的运动指导!
4、其他功能体验
续航:官方宣称超长待机,待机14天,高强度应用4天。实际使用过程中,心率+GPS使用近1个小时耗电4%,按推算,高强度使用大致能到25小时,足以支撑3场全程马拉松。
防水:官方标称5ATM防水,游泳不在话下(毕竟支持游泳功能),注意:5ATM防水标准的传统机械手表基本上不可游泳,一般需要锁把功能的潜水表才可游泳,标称防水在200米及以上。
互通性:HUAWEI WATCH GT Runner产生的数据可以同步到主流App中,钢丝兄长期使用咕咚跑步,在安装华为运动健康App后,在咕咚App中添加硬件,选择华为运动健康服务,进行绑定,即可同步数据了。
美观度:HUAWEI WATCH GT Runner拥有一个专门的表盘市场,可通过app进行下载安装。官方提供108种免费主题,除此之外还有海量的收费主题可供更换!无论是硬汉型男还是商务风、可爱风,都能找到对应的主题。
拓展性:可安装App,以便拓展更多功能,是智能手表的标志。HUAWEI WATCH GT Runner没有内置应用市场,需要同步手机,在手机端华为运动健康App中,打开设备页面安装。但需要注意,iOS不支持这个功能。
5、谈感受
鸿蒙系统体验舒适,
配置超高值得购买
在以往,智能手表和运动手表,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分。
智能手表一般是基于iOS或者安卓移植修改而来,在拓展性上享受了生态的红利,使用场景较为丰富。但也正是因为底层还是是手机系统,在功耗控制上不太理想,所以即便是偏专业向的带运动属性的智能手表待机时间大多也就是几天的样子。
运动手表则摈弃了手机系统,内置固定功能组件,这样的好处是获得了更好续航里程,待机时间长达十几二十天,但除了表盘之外的功能拓展几乎没有。
简单的说好比某方面特别强化的功能手机和智能手机的区别。
而HUAWEI WATCH GT Runner则有可能成为一款真正的智能运动兼得的高科技手表。
这得益于HarmonyOS的优势。
这个系统本来就是针对万物互联的时代的,对手表、电视、智能家居等IoT设备的支持更为良好,功耗控制可以做到极低,极大的增强手机的续航时间;同时还享有鸿蒙生态的加持,又有极大的拓展性。
不过这依然不是一款完美的手表,至少有以下两个小缺点难以避免。
1、表盘较大,风格硬朗,腕周较细的女生可能难以驾驭。
2、配色较为低调,目前仅有黑色、灰色,都比较沉闷;很多跑者都喜欢较为亮骚一点的装备(想想跑道上五颜六色的鞋子),甚至如果能有某些G-shock那样自己能更换外壳的套件,以达到个性化的设计就更好啦!
当然这些都瑕不掩瑜,个人依然认为这是目前智能+运动两者间结合得最好的一款产品。
软件层面完善的指导功能,不但适合大神进阶使用,也很适合新手跑者入门指导。如果你也使用华为手机,那就更不应该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