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槽”=骂人?你太小看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了!
想当年,一门英语难倒了多少学生汉。你说因为那不是自己的母语,中文就说得很溜呀。
打住!你确定你中文“很溜”?
你以为你会说中文就能当老司机?
那你可真的是图样图森破!
不信?我们就先用大家最熟悉的一个词“卧槽”来看看在不同语境和发音下,究竟有怎样的意思吧。(声明:加油君可没有在骂人,看完下面👇的释义你就懂了~)
例:卧槽,中国5G的发展速度震惊全球!
例:卧槽,无语了。
例:卧槽,怎么变成这样了?
例:卧槽,你到底在干嘛?!
例:卧槽,你什么时候来的?
例:卧槽 ,这么好用的东西为什么不早点跟我说!
仅仅一个“卧槽”,有没有让你体会到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呢?如果嫌不够,那我们再深入探讨一下自带加密属性的方言吧。
按照统一标准,汉语方言分为七大类,官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每一个大类下还能再细分出更具“特色”的方言片与方言点,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地大物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以“西红柿”为例,据2008版《汉语方言地图集》,西红柿在全国930个方言点有160多种衍生叫法。
没想到吧,就一个西红柿都可以叫出这么多种发音。那方言这么多,大家在理解上会产生怎样的偏差呢?曾有学者对方言互通理解进行调研考察,发现北方方言最易懂,最难懂的是温州话和福州话,而这两种话又是吴方言和闽东方言的代表,体现了“南腔北调”的丰富多彩。
不过,方言的使用率正在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普通话的推广而逐渐下降甚至消失。面对方言的流失,文化传承“后继无人”,希望这不要成为下一代的遗憾。要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种方言也都承载了一方土地的灵魂,正因为方言的存在,中华文化才能如此绚烂多彩。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方言能勾起人们无限的乡愁,乡音也是游子们心中的“好声音”,对你家乡的方言你还记得多少?会说多少?
4.20中国语言日,我们一起来传承“乡音”,教孩子说说家乡话吧~
别忘了来参加👇【中国方言8级考试】👇哟!
4.18-4.21,带话题#中国方言8级考试 将家乡话以视频或文字形式发出来并@好友,被@者评论中回复答案,未被@者也可以在评论中参与竞猜作答!
活动结束后加油君将从方言发起、被@好友及评论回复中抽取3人送上鸡胸肉各一份!
对了,
“西红柿🍅”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说?
评论里来“掰头”一下呗~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