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泳教学: 为什么我累死了,都游不快?
PART 1
—— 自拍视频,找错误!——
很多喜欢游蛙泳的泳友,
最喜欢问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使出吃奶的劲?
可就是游不快?
为什么我感觉已经很累,
可还是游得很慢?
一次次失望后的绝望......
实际上,
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普遍性,
在大部分蛙泳爱好者中都会出现!
在我平时收到的
许多读者的蛙泳自拍视频中
几乎90%的视频都存在这个问题:
手臂向前划水时,
手臂没有伸直!
身体没有滑行!
而且,这个问题非常具有隐蔽性,
如果你不看自己的清晰视频,
你根本意识不到!
所以,
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
买个好点的手机吧,给自己拍个高清的视频!
PART 2
—— 你有没有「菱形手」?——
如果没伸直,
两条手臂会在胸前的水面上,
构造呈现出一种
类似中国古典窗格图案中的
”菱形"窗格形状,
小编喜欢称它“菱形手”!
(即每只手臂都是半个菱形)
“菱形手”程度严重的▼
“菱形手”程度不重的
在初学者当中算游得好的▼
那么,为什么“菱形手”
会让我们游不快呢?
答案很简单,
就是身体没有做到“流线型”,
从而增加了身体前进的阻力!
”菱形“的角度越凸凹和方正,
前进阻力越大!
反之,”菱形“越狭、细、长,
前进阻力越小!
我做了一个如下的原创动画:▼
请大家牢记一个基本常识:
在四种常见泳姿中,蛙泳是阻力最大的泳姿,没有之一!没有之一!
所以蛙泳要游得好,
必须要学会如何保持身体流线型
来最大程度减少阻力,
而不是用蛮力!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流线型“呢?
本文最后会说,请先继续阅读下文。
PART 3
—— 你没有「菱形手」,
但还是游不快? ——
下面要分享的内容,
适合那些已经解决了”菱形手“错误,
但却经常有下面这种感觉的读者:
我没有”菱形手“错误,
但为什么我总是感觉
游得很费力,也游不远?
我喜欢把这种
”又费力又游不远“的蛙泳问题,
形容为”蛮力游法“,比如:下图
就是这种”蛮力游法“的典型例子!
▼
错误分析:
◆ 没有任何滑行!
◆ 划手向前完全没有伸直,已经不只是“菱形手”了,简直就是一个大圆圈
◆ 典型的同手同脚
另外小编再推荐一个
梦觉老师的有趣示范:
他故意模拟这种
错误的”蛮力游法“
▼
可能有不少读者会觉得:
上面这个故意示范的错误游法,貌似游得很好啊,也没有”菱形手“啊,到底错在哪里呢?
其实,上面的“蛮力游法”错误在于:
主要问题:
没有滑行和节奏
其它问题:
蹬腿及划手都没力气,
水下换气时间太短太仓促,
可能都还不会水下均匀吐气
梦觉老师认为:
如果有这种错误的学员,
基本上算对蛙泳“还没有入门"!
那么,
怎么才能改正上面的这些
“菱形手”和“蛮力游法”错误呢?
我经常唠叨的
“流线型”和“核心力量”就来了!
PART 4
—— 流线型包括很多内容 ——
如果你已经过了蛙泳初学期,
希望进一步提高自己,比如:
◆ 改掉上面这些错误
◆ 怎么能游才能不费力,还能游得快,游的远
这些要求,实际已经属于提高班、进级班甚至是长训班的内容了。
永远不要以为蛙泳简单好学!蛙泳入门容易,但要提高非常难!蛙泳是4种泳姿中,阻力最大,技术最复杂的泳姿!
克服蛙泳阻力最有效的办法是:
在低头滑行和水下吐气时
一定要让身体保持“流线型”!
简单说,“流线型”就是让身体在水中滑行以及水下吐气时,尽量让身体和四肢,从头到尾搭配得像一根圆木桶或者一根长长的筷子。
要想让自己的身体
在水下吐气时做到流线型,
会涉及非常多的
在岸上和健身房的训练内容,
比如:
◆ 四肢和肩膀的柔韧性(可练瑜伽和普拉提。这还和人的先天体质有关系,比如一个平时爱运动的人,柔韧性肯定比平时不爱运动的人要好)
◆ 腰腹核心力量(可在健身房练普拉提,有助于身体在水中保持平衡)
◆ 足够的心脏功能,来保证水下均匀绵长吐气
这些内容的细节多如牛毛,没法自学!你需要在当地找专业的游泳教练或健身教练学习。本文只是分享一些提高蛙泳水平的思路而已。
◆ 蛙泳进步所需要的时间单位,至少是几个月甚至几年!不要指望几天就能练好“流线型”!
◆ 你知道吗?即使是专业游泳运动员,从青少年开始一直到成年比赛,每天都要进行流线型的专项训练和拉伸,相当于他在退役前天天都要练流线型。而你作为业余爱好者,梦想几天就练好,这个想法是不是有点太“完美"了?
一句话,游泳只属于那些
有耐心有毅力的人。
而对于那些只喜欢吃“快餐”人,
是学不好游泳的。
【版权声明】本文文字为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游泳视频》,现授权转载于咕咚APP.。本文鼓励分享,但未经本人授权,禁止在其他APP以及其它公众号转载发表。
【联系作者】扫描下面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