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咕咚App,看更多精彩内容
下载

干货!这几个运动补水小知识,80%的跑者都不知道



大家好,我是沈乌贼。




首先,标题里这个80%真不是随口说的,我可是进行了科学严谨的调查取证的。这是我在微信上问了10位“偶跑族”得出来的答案(备注:不是偶像跑者,而是偶尔跑步,一周2-3次,偶尔跑个半马的跑步爱好者。)


我问他们:你们平时运动都补水吗?都是怎么补水的啊?

他们有的说:就拎一瓶矿泉水或者饮料,渴了就喝。

有的说:跑完了一起喝,中间渴了先憋着,运动不就是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吗?喝什么水哦!


对于他们的回答,我只能回一句:呵呵!少年们,你们还真是不羁放纵爱自由啊!




作为一个总跑步里程1万公里+的非著名跑者,在掉过无数次坑,啃过N本书,聆听过多名跑圈前辈的教诲之后,今天,我就跟大家聊一聊运动补水这点事儿。




如何判断我们是否需要补水


首先,我们要搞明白:水分是如何流失的?如何判断我们是否需要补水?


人体失水的途径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是尿液,这个过程只是肾借助水作为溶剂将代谢产物,多余的盐分,水溶性杂质以及毒素排出体外。通常,正常人每天必须排除0.3-0.6升的尿液。


第二种是汗腺泌汗和排汗。排汗是不受人类意识控制的,而是受人类神经系统中某种特殊的神经调节控制,而影响此系统的因素主要是外部环境温度和人体内部环境,外部气温高时人体会排汗,发烧时会排汗,这些都是辅助人体降温的方式。




第三种是呼吸流失,呼吸时也会失去一定的水分。研究发现,即便在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下,人体的皮肤表面和呼吸也会随着身体产生代谢的热量而失去水分。这就是隐形失水。


第四种就是排便,粪便里还有40%-70%的水分,排毒会让人体失去少量水分,而腹泻会失去更多。


我们的身体每天通过这四类途径失去很多水分。


那么,如何判断我们是否需要补水呢?


很多人都是口渴时才会想起来补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口渴的感觉会下降,老年人会面临更大的脱水风险。除此之外,在高温环境进行力量训练,就算是年轻人也不能等到口渴再补水。这会影响训练效果,也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检查机体水平衡的有效方法,是在运动前后称重。比较运动前后体重可以预估运动中机体内水分的流失,只有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才能保持身体机能稳定。

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小便的颜色。人体的水分越少,小便的颜色越深、气味越重,这是生活中最靠谱最简单的检测方法。




▲图片来源:《无伤跑步》


跑步到底是要补水还是补盐


经常有人留言问我:乌贼乌贼,我们跑步的时候要在喝的水里加盐吗?其实,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跑步到底是要补水还是补盐?除此之外,还要补什么? 


我们都知道,跑步时会出汗,汗水是咸的,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出汗除了导致脱水以外,还导致了电解质,也即盐分的丢失。因此,跑步时既要补水也要补盐似乎就顺利成章了。所以,很多跑者不管跑多长时间多少公里,都会补充盐水甚至盐丸。真的有必要这样吗?


我们先来看看出汗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当汗液从汗腺分泌出来以后,在经过汗腺导管排到身体表面的过程中,其实大部分盐分被重新吸收回到体内,因此出汗时,水的丢失比盐的丢失要严重。在跑步出汗时,一上来就大量喝盐水甚至吃盐丸,有可能导致体内盐浓度进一步升高,越喝越渴。而且,吃过多的盐等于摄取过量的钠,可能会加重心脏、肾脏的负担。


其实,有些跑者跑步的时间和出汗量根本就不需要补充盐分。如果每天进行1个小时之内的慢跑训练,补水就足够了。至于是在运动中每隔一会喝点水,还是一鼓作气跑完再喝水,这个并不重要,看个人习惯即可。




但是,如果你是进行LSD训练或者其他耐力训练的话,就不仅仅是补水那么简单了。


这里分享一下我刚开始进行耐力训练时的经验教训。


那段时间,为了准备马拉松比赛,我开始做一些LSD和其它耐力训练。刚开始的时候还没觉得有什么不适,但一段时间之后,我常常感到运动时身体比较疲劳、力量明显下降、头痛恶心以及肌肉抽筋等症状。直到跟几位跑圈老司机请教之后,才知道自己是忽略了电解质的补充。




LSD等耐力训练或者马拉松比赛中,大量出汗会对体内电解质平衡有一定的影响。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不仅仅是补水了,而是应该补液。




以马拉松为例,作为一项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为了维持体温平衡,我们在运动过程中会大量出汗,如果补液不及时,易造成脱水,轻者心脏负担增加,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昏迷等症状。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当你感到口渴时,水分丢失已达到体重的3%,即已处于轻度脱水的状态,应该提前或及时补液。在补充水的同时适量摄入糖与电解质,这样不仅能够调节体温,还可以改善剧烈运动后导致的内环境稳态失衡,缓解运动性疲劳。




运动中的饮液可以选择运动饮料或自制饮品,其标准为低渗溶液,含有能源物质:糖(一般为葡萄糖、蔗糖、低聚糖或中链淀粉,含量在4%-8%),微酸(增加口感,促进摄入),不含碳酸气,一定量维生素和功能性物质(如牛磺酸等),含少量电解质。补液的温度最好控制在10-17℃,这样除了有降低体温的功能外,口感上也有利于饮用。我们经常看到电视转播中一些比赛里,运动员喝的各种颜色的“水”,其实就是自制的饮品。


▲图片来源:来自网络。


判断自己需要补水还是补液,夏季可以参考下面这两个原则:


1)在30分钟以内的运动补水即可


如果每天进行30分钟之内的跑步训练,那么补水就行,即喝白水足矣,不需要单独补充电解质。




2)超过30分钟的运动,头半小时补水,后面再补充点电解质


如果进行了30分钟以上的高强度训练或者比赛的话,这时出汗量大,盐分丢失虽然不如水丢失多,但毕竟也产生了一些脱盐,这时为了维持电解质平衡,有补充电解质的必要性,这其中首选运动饮料。




什么时候喝运动饮料合适


说到运动饮料,很多跑者会有这样一个疑问:跑步前和跑步后需要喝运动饮料吗?什么时候和运动饮料合适?


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运动饮料,以及运动饮料的分类。


就像运动饮料的颜色、名字五花八门一样,运动饮料的分类同样也有很多种,并且每一种的使用方法也都不同的,而且,也不是所有的跑步训练都需要有运动饮料的参与。


运动饮料是根据运动时生理消耗的特点而配制的,可以有针对性地补充运动时丢失的营养,起到保持、提高运动能力,加速运动后疲劳消除的作用。主要由水、糖(葡萄糖、低聚糖)以及钠、钾离子的电解质等成分组成。


运动饮料按照成分浓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低渗、等渗、高渗饮料。


低渗饮料的主要作用是快速补充水分,含有的盐和糖浓度低于人体,不含有或者少量含有电解质,适合在运动中快速补充水分,比较容易被身体吸收,同时不会出现胃里水“晃荡”的情况,适合在跑步行进中饮用。

等渗饮料的主要作用是补充能量和矿物质,适合在大多数运动中饮用,主要为身体补充能量和矿物质,它所含的盐分、糖分和人体体液相似,可以快速补充汗液损失。含糖比一般在 5-8% 左右,其中可溶性颗粒比例与人体接近,能迅速被身体吸收。

高渗饮料的主要作用是补充碳水化合物等,盐和糖的浓度均高于人体,可以补充人体流失的碳水化合物。但高渗饮料不利于快速补充水分,且从胃部排空慢。建议运动休息一段时间过后饮用,作为日常糖类的补充,以恢复肌糖原的储存水平。


一般来说,除非是全马或者越野赛等大强度的运动,通常我们只需要等渗饮料就足够了。而在等渗饮料中,我个人比较推荐的是佳得乐




这主要是因为它的营养成分表。




作为世界第一的运动功能饮料,佳得乐足量补糖,适量补钠,完美补钾,符合运动饮料国家标准,可以在运动中全面补充水、糖及电解质,很适合在大强度和长时间运动中饮用。在体内大量水分流失的情况下,能迅速缓解口渴的状况,并能补充身体所失去的矿物质和能量,迅速“闪电补给”




佳得乐的味型有很多款,我个人最喜欢的一款是蓝莓味道的,不是那么的甜,有一点点偏酸。如果你怕酸,也可以一半佳得乐一半水混到一起,这样既不会太酸,也能很好的补充各项元素。




最后,我个人并不推荐在非运动时间喝运动饮料,当然如果你自己喜欢,那当我没说。这主要是因为,运动饮料除水分、电解质(盐分)外,还含有较多糖和维生素等。这些成分对于运动的人来说都是有益的,糖提供能量供运动消耗,电解质补充出汗流失的盐分,维生素增强机体代谢。但对于不运动的人来说,糖和电解质(盐分)都是多余的,维生素作用也不大。对于减肥人群来说,由于运动饮料含有糖,更要慎选了。


今天的乌贼补水小课堂就到这里了,如果你有什么想要了解和交流的,欢迎给我留言。跑步是自己的事,别等了没必要,一起跑起来吧!



  

参考资料:

1.家庭医生杂志《夏天出汗多,喝淡盐水“补盐”靠谱吗?医生说没那么简单……》

2.《无伤跑法》人民邮电出版社




发布时间: 2019-07-26 10:58:56
作者: 沈乌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