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报告】李宁超轻13代跑鞋
前言:李宁超轻跑鞋系列跑鞋是李宁跑鞋系列的一个分支,到2016年已经是第13代,是最能代表李宁体育设计底蕴和技术底蕴的运动产品。感谢咕咚给我评测李宁超轻13的机会。
一、开箱
古香古色的盒子,符合超轻系列一贯的中国风定义,前12代都有一个很中国风的名字,如天羽、蝉影、凌波、轻舟等,可唯独到了13代,却没有再看到,只有一个“轻到不公平”的宣传语。这也许是个改变吧,我们可以继续期待。
超轻系列的色彩自然也是特色之一,超轻13也有多达16款配色,我评测这款是黑/白/黯淡灰。其它配色可到官网查看。
“轻到不公平”的超轻13只有185g(单只42码),图中是44码鞋子,重约213g。一个普通大小的鸡蛋大约50g,所以单只鞋子也就3到4只鸡蛋重量,是比较轻的了。
鞋子整体呈流线型,脚掌略宽、中腰收缩、后跟包裹,很紧凑的感觉,鞋头有橡胶大底包裹保护,后跟中线附有李宁LOGO,含反光材料,保障夜跑安全。
鞋面是李宁创新工艺制作,全新MONO纱线与强韧飞织纱线完美编织的鞋身,带来如履云端的舒爽快感!鞋子中腰两边是两块MONO纱线与周围的飞织纱线一体编织,毫无拼接痕迹。透气散热俱佳。而中腰两边的MONO纱的应用恰巧利用到其柔韧的特性,能提供一定的支撑和稳定作用。
鞋面的纱线也不仅仅是一成不变的编织,而是利用不同颜色混织及镂空,打造出层次分明的立体感。
鞋舌和鞋带也是纱线编织材质,轻质干滑,透气干爽,鞋带中间贯穿一条反光线,保障夜跑安全,鞋子的标签则是放在鞋帮边上。鞋子中底是超轻13独创的镂空TPU构件,不仅减轻了鞋子的重量,还能增加透气性。前掌内部有一圈支撑贴条,提供一定的支撑性。
镂空式鞋垫设计,既减轻了重量,又增加了透气性。如图可见鞋垫的中足凸起,提供的支撑性显而易见。
鞋底的创新式设计,中底镂空,增加独有的硬质TPU构件,形似于鸟类胸骨的加强结构,旨在使用最少的材料达到必要的强度,增强足弓支撑性能,确保跑步过程中的抗扭转性,更好的保护跑者双脚;FOAMEVA lite发泡橡胶的应用,在满足耐磨性同时最大化减轻鞋身重量;大底橡胶排布方式受启发于日常生活中拉花设计结构,将大块橡胶进行有效分割针对前后掌关键区域进行覆盖,轻量的同时也在抓地和耐磨性能上为该款跑鞋带来了不俗的表现。
FOAMEVA lite的大底的柔软性测试,没有想象中的软,都掐不动,实际跑步过程中也感受不到大底的缓冲回弹。
二、测试
本人身高175cm,体重74kg,脚形偏外翻,跑龄2年,10km最好成绩49m,半马最好1h47m,全马最好3h45m。期间共跑步四次,累积跑步约51km。
1.半马测试,水泥路面,晴天。
2.0km测试,水泥路面,夜间。
3.10km测试,水泥路面,晴天。
4.10km测试,水泥路面,雨后。
新鞋上脚,前脚掌宽松舒适,MONO纱紧贴中足,包裹性和支撑性都很好,鞋底偏硬,正常走路感受不到柔软回弹。
刚好周末,赶上咕咚线上马拉松,就用半马测试一下超轻13。刚跑时,脚会觉得凉,侧面印证了超轻13的透气性,至于“轻的不公平”则没有很深刻的感觉,大概是因为经常跑步的原因而感受不到轻便(月均跑量在200km以上)。这次半马我PB了,1小时47分左右,穿着新跑鞋也尽量想跑快一点,显然超轻13没有拖后腿,除了缓震不行,其它都很好,后跟的包裹性、中足的支撑都恰到好处,可能由于MONO纱的原因,略微有些滑。前脚掌鞋面宽楦设计使得前脚掌放松自如。跑步过程中,丝毫感受不到FOAMEVAlite大底的缓震反馈,特别硬的感觉,哪怕停下来走动也感受不到缓冲。
第二次夜跑,鞋带开了三回,左脚两次,右脚一次,认真系好后也就没再松开,原因是鞋带没有弹性,况且是纱织比较光滑,紧贴鞋面拉紧鞋带后,在跑步过程中会被脚顶松,慢慢就开了,如果系紧鞋带时留有空隙就不会出现跑步掉鞋带了。这次跑步还是觉得鞋底硬。
第三次公路跑,水泥路面10km跑,橡胶大底的耐磨性还是不错,在那么粗糙的水泥地上也并没有磨损特厉害。跑步过程中还是感觉鞋底硬。
第四次雨后跑,刚好测试鞋底的防滑能力和抓地力,表现很好,没有出现打滑的迹象。跑步过程中依然觉得鞋底还是偏硬。
三、总结
优点:
1.轻,自不必说。可能第一次上脚感觉不是很明显,当你穿着它跑了一段时间后换上其它鞋子时就会立刻感受到超轻13的轻,真是“轻的不公平”。
2.在轻的基础上能保证一定的支撑性和稳定性。
3.鞋子的透气性很好,长距离运动过程中不会捂脚。
4.宽楦的前脚掌设计使得脚放松自如,不会挤脚。
缺点:
1.鞋带无弹性,系紧易松动。
2.EVA大底毫无缓震的感觉。
对于一个入门的跑者来说,还是选择缓震好一点的鞋子,比如李宁云系列就很好。对于一个经常跑步且对速度有要求的人,可以试试超轻13,毕竟轻,能节约不少能量,并且透气舒适,还能兼顾支撑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