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跑步能力,这四要素成关键
随着跑步的人越来越多,想要跑马的跑者也越来越多对于,对于跑步训练的关注也成为了跑者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对于业余跑者来说如何提高我们的跑步能力。
提高跑步能力四要素
要素一、耐力
如果我们把跑步看作是一个金字塔,每年一次到两次的最高级的比赛作为它的金字塔顶,耐力基础是塔的塔基。对追求健康的跑步者来说,塔基是他们最感兴趣的。
但对大多数的跑步者来说,塔基是整个计划的开始和结束,没有良好的基础,较大强度的力量工作和速度工作是不可能做到的。部分的跑步者往往忽略了计划,从而使我们的跑步受到不良的影响。
要素二、力量
在日常训练中,有规律地安排一系列简单的上身力量练习,将有效地提高训练者的跑步能力。目的是提高肩臂的力量和耐力,以及腹部和背部肌肉的力量。通过合理地利用双臂,跑步者的成绩可以提高近12%。
跑步时,另一块重要的肌肉是腹部肌肉。无力而松弛的腹部是你在长跑训练、比赛的最后阶段步幅减小、胸腔缩小,运送到腹部的空气总量减少对原因。此外由于腹部肌肉的力量差,可能会给和腹部相对的腰部肌肉带来麻烦。
要素三、速度
对一个跑步者来讲,有很多方法进行速度训练:到田径场上,重复进行各种各样的短距离跑;做速度游戏;从上上快速地地跑下来;参加比赛等。速度训练对每个人都是可以的,对老年人的作用更大,因为它在保持步态的同时,也保持了人体良好的生物力学结构,而这两者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
速度训练,尤其是在田径场的速度训练应该是逐渐的、无痛的提高步频和步幅的训练。重要的是要循序渐进地提高。田径场上的速度训练对于发展速度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改进跑步形式的机会。
要素四、休息
学会休息甚至比学会训练更重要。许多跑步者在训练耐力方面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有的跑步者把速度与耐力协调得相当好。但是,很少有跑步者认真对待休息这个重要的部分。
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休息在4个基本的要素中是最主要的因素。
提高跑步能力的小技巧——跳绳
我们跑步时对脚的依赖很大,很多人对跑步时脚部的动作关注甚少,对怎样利用好自己的脚还是不太清楚。加上跑步是一种重复运动,并不能真的激活双脚意识,而跳绳在提高双脚灵敏度的同时让脚更有意识,经常训练可以使脚可以更加熟练地与地面相互作用。
而良好的跳绳技术,跟姿势跑法里面讲究的跑步技术,简直是完全相符:肩膀-臀部-前足在同一直线上,核心稳固脊椎中立,下肢微弯,同时充分利用蕴含在阿基里斯腱里面的速度与弹性。
有运动学家表示:如果你对姿势跑法有兴趣的话,跳绳的练习是最先应该要做的入门准备。
你会发现在你单脚跳绳时:左脚可以连续跳10下,右脚连3下都跳不起来!
正确的跳绳姿势是怎样的?
先站立:躯干保持中立(不是「抬头挺胸」,而是适当地保持腹背核心肌群稳定),肩胛稳定,臀部到整个颈椎都是稳定的。
下肢微弯:臀部以下到膝盖脚踝都微微弯曲,脚踝不锁死(脚踝锁死的话隔天甚至当下,你会很明显发现小腿前侧疼痛)。
轻轻把身体「上提」带离地面:想像你的韧带肌肉肌腱是弹簧,脚尖触地后就让它们来吸收身体的重量。在执行每次跳跃的时候,不用跳得高,尽可能稍稍离开地面。
发力:主要不是靠着手腕手臂的动作在转动跳绳,试着利用身体上下移动时造成的动能来带动所有动作。
跳绳方式:双脚20下,然后左脚10下,右脚10下,再换回双脚10下。注意:每个人的心肺、肌力、敏捷度不同而需要不同的渐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