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的康复方法
近期有特别多的一些半月板损伤的客户,发现还是有很多人对半月板的损伤的康复存在误区和困扰。
所以决定写一篇科普文。
半月板损伤大部分人会认为是和跑步,打球,健身等运动相关,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并非都是和运动相关。
半月板的位置
半月板位于膝关节胫股关节的纤维软骨,分为内,外两个半月板。
之所以称之为半月板,是因为其形状形似月牙,半月板中间较薄,外侧边缘逐渐增厚。
这样的一个目的可以增加股骨髁的接触面积,可以胫骨和股骨的滑动更加稳定。
半月板通过前角和后角连接于胫骨髁间。
内侧半月板连接膝关节内侧关节囊和内侧副韧带。
外侧半月板边缘只连接于关节囊,相对游离。
半月板内外侧的形态不一样,所以内侧半月板为C型,外侧半月板为O型。
半月板的血液来源于临近的滑膜和关节囊内血管,所以月半版的血液供应来源于外侧边缘,中间部分和内侧是没有血液供应的,营养主要靠滑液渗透。
膝关节压力较大或运动轨迹异常导致的半月板内侧边缘损伤不容易修复。
半月板的神经分布集中在半月板的边缘,在半月板损伤的早期并不会感觉到疼痛。
当我们感觉到疼痛的时候,再去做影像的时候,就会发现半月板出现1度到2度的磨损。
正常走路过程中,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可以达到体重的2.5倍到3倍,上楼梯时,可以达到4倍,半月板增加来胫骨关节间的软性接触面积3倍以上,降低来对关节软骨的压力。
如果半月板损伤会出现膝关节的积液增多,积液靠关节囊内的内壁分泌,作用是为了减少摩擦,供给营养,如果积液不能进行代谢,就会填充整个膝关节腔体的间隙内,积液的增多,会从表面看起来比较浮肿,如果从膝关节由下往上,滑到膝关节髌骨下方,用另一只手按压会有髌骨的漂浮感。
怎么去消除积液呢?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实用的方法:踝泵
一部分人对这个应该是不陌生的,这个动作的作用是为了静脉的血液回流,促进积液的代谢。
平躺,将腿抬高30度,进行勾脚和伸脚100次。如果股四头肌无力,或者抬不起大腿的,可以用枕头垫在小腿下方作为辅助。
腘绳肌训练
腘绳肌分为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的肌腱连接在胫骨内侧,股二头肌连接在腓骨头上。
小腿三头肌上的腓肠肌上侧,内侧头连接股骨内上髁,外侧头,股骨外上髁。
腘绳肌和腓肠肌形成一个交叉锁扣机制,共同收缩,可以做膝关节伸直,来稳定膝关节,防止膝关节过度后伸.增加腘绳肌力量还能防止胫骨和内旋转和外旋转。
训练
俯卧位,勾脚,屈膝30度,可以进行等长收缩的抗组,然后在进行离心收缩,知道感觉到腘绳肌发力有力,全身不僵持,呼吸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