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跑步也能跑出高潮来?
跑步训练
.
咕咚跑步签名在路上
阅读 2718239次

QQ20170308-0.png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点击右上角的⭐️,即可收藏文章,随时随地阅读


最近,《新周刊》上由杂志副主编、前美女作家蒋方舟撰写的一篇《马拉松就是中产阶级的广场舞》将本来就很热的马拉松炒的更加沸沸扬扬,尽管第一批次发布这篇文章的公众号“七个作家”涉嫌虚假信息被封号,但是3月8日《新周刊》公众号的头条依然将这篇具有争议性的文章发布了出来。


作为一个以“世界友善大和谐”为理想的小编,无盐祖觉得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自由,包括蒋方舟。所以今天的跑步分享,我们主要围绕蒋副主编文章中提到的内啡肽及其影响,来聊一聊内啡肽是什么?它对跑者有什么影响呢?跑步真的会“高潮”吗?跑者的“高潮”是什么样?为什么会“高潮”?


“运动让人产生愉悦”这一点似乎有科学的解释。在几年前一本风靡全世界的畅销书《运动改造大脑》中,作者写到人的身体里有一个内在的止痛机制,效果就像吗啡。内啡肽减轻身体上的疼痛,同时在心理上产生快感。

在剧烈运动的时候,内啡肽能够镇静大脑并且缓解肌肉疼痛。

….

后来,也有科学家指出,长跑者的内啡肽是无法进入大脑的。无论如何,当一个人心情低落时,他大脑里产生“运动会让我心情好”的自我暗示,当他的双脚踏实而轻快地落在地面上,不管那种化学物质是否瞬间在他的大脑中绽放,跑者都认为它奏效了。 

引用自《马拉松就是中产阶级的广场舞》,作者蒋方舟,《新周刊》486期


内啡肽是神马鬼?
搜索



内啡肽(endorphin)亦称安多芬或脑内啡,是一种内成性(脑下垂体分泌)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1 9 7 5年, 苏格兰和美国的两组独立研究人员几乎同时发现了在人和动物体内存在一种物质:内啡肽。它是由脑下垂体和脊椎动物的丘脑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肽) 。


内啡肽怎样让人产生快感呢?
搜索


内啡肽的主要功能是镇痛。镇痛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切断疼痛信号的传递。疼痛的信号是通过脊髓神经传递的,脊髓神经上面有阿片受体,内啡肽与其结合,就能阻遏神经信号的传递。它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有止痛和欣快感,等同天然的镇痛剂。

当我们持续奔跑,使得由此导致的生理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内啡肽的释放就会增加,使长途奔袭迎来状态的拐点。亨宁的研究打开了从神经递质角度探索“跑步者高潮”的大门。后来的一些研究者陆续发现,跑步时人体产生的肾上腺素、血清素和多巴胺等物质也参与促成了这种欣快感的形成。


跑步能促进内啡肽的分泌?
搜索


通常情况下,我们人体内自然分泌的内啡肽浓度很低。但是,在高强度的锻炼中,肌肉拉伸或撕扯能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系统的激素升高,促使人体加速分泌内啡肽,让人不觉得那么疲倦,反而有一种飘飘然的快感和满足感。

对此,科学家拿老鼠来实验,结果表明:跑可以使老鼠下丘脑弓状核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的内啡肽含量增加;同时老鼠海马内内啡肽也表现出显著增加;而且跑也可以使血浆中含有内啡肽的免疫细胞释放内啡肽,引起血清中内啡肽的含量增加。

其实内啡肽所产生的效果与吗啡类物质是一样的,所以它又被看做是大脑内自行产生的吗啡。但是,人体内的内啡肽在不受外界药物干扰的情况下都是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可以自我调控。所以,不要担心这种快感会让你像吸毒一样上瘾。


跑者高潮,你有过吗?
搜索


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一些人在经历长距离的奔跑后,会体验到某种奇妙的轻松和欣快感。在此之前,你会感到强烈的疲惫和沉重,就像负重登山一般,而一旦这种欣快感到来,便会觉得步伐和呼吸反而变得更轻松,仿佛置身山顶,可以继续一路跑下去。浑身充满能量,动作格外轻松,没有疲劳和费力的感觉,不知不觉中就跑了很长距离。这时,跑者头脑中没有任何杂念和烦恼,完全沉侵于跑步当中,忘却了自我,超越了时空,似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种在跑步中显现的愉快体验,被称为“跑步者高潮”


它有时不期而至,有时又毫无踪影。我们却总是渴望着它,而且越多越好,一旦跑者有幸感受到它,跑步会变得轻松、令人兴奋、甚至带来狂喜,但并非每次跑步都能有幸获得它。


这种体验在其他的体育锻炼中也常常出现,因此又被称为“体育锻炼快感”。高潮出现时,跑步者的健康幸福感高涨,而且有强烈的时空障碍超越感。



跑者高潮与生俱来?
搜索



跑步者高潮”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应激反应。科学家们研究了大脑对于跑步的反应,并发现这种通过跑步获得高潮的能力可能是人类固有的,这种机制的存在使得人类可以超越疲惫而长距离追逐猎物或逃避危险。很久很久以前,成功获取食物对我们的祖先意味着活下去,这种对生的渴望促使他们去奔跑并尽可能地跑得更快,而由奔跑引起并带来快感的化合物能帮助他们达到所需的速度和距离,亚利桑那大学助理教授大卫·雷切勒(David A.Raichlen)博士得出此观点。“跑步高潮”在当时(现在也是)可能相当于天然的止痛药,能让人忽略疲倦和布满水泡的双脚。


人们对这种欣快感的来源一度充满想象,直到2008年,德国伯恩大学研究者亨宁·贝克尔及其团队才通过对长跑者进行正电子成像扫描发现,这种欣快感来自大脑垂体分泌的内啡肽。



如何触发内啡肽分泌?
搜索



虽然说跑步能刺激激素分泌使你有快感,但也不是随便跑跑就行——内啡肽和内源性大麻素都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触发。

内啡肽的分泌需要一定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中等偏上强度的运动需要30分钟以上才能刺激它的分泌;所以如果蒋方舟只是像她在文章中说的“我在东京居住时住在皇居附近,绕着皇居跑步一圈刚好是五公里,沿路有专门为跑者提供饮用水和休息的地方,是东京的跑步圣地,据说是村上春树爱跑步的地方。我为了偶遇村上春树,连续半个月每天去跑步。”引用自《马拉松就是中产阶级的广场舞》,作者蒋方舟,《新周刊》486期),可能比较难以获得跑步快感。另外对于跑步的目的,尽管每个人都有所不同,但是无盐祖也不建议过于功利性,毕竟运动的目的应该纯粹点,如果只是为了碰见自己的偶像,就失去了运动本身的意义。


那是不是跑得越快,跑得越多,就越容易获得“快感”呢?答案是否定的。


过于追求速度或者距离跑者反而会因为太过费力而无法获得快感。在德国科学家们的研究中,测试对象是经验丰富的跑者,对于他们来说,配速在每小时6-7英里(约9.6-11.2公里)的2小时长跑并不是特别轻松也不会跑到爆肝。“大部分我合作过的跑者都是在奋力奔跑,但并非竭尽全力的状态下感受到内啡肽效应的。”


一场较短的轻松跑不太可能触发内啡肽,如果是过于激进的速度或者距离,跑者则很可能会因为太过费力而无法有快感。尽管内啡肽功能强大,但它也无法盖过伤病或者训练不足(这也是为什么新手在刚开始跑的时候不会感到跑步高潮),所以蒋方舟在文章中引用的“一个马拉松选手在参加波士顿马拉松比赛时,在起跑线附近就被塑料袋绊倒,膝盖着地摔在人行道上,他爬起来继续跑,直到接近29公里时,肿胀的膝盖罢工,大腿骨折了,而跑者在此之前根本没有注意到,这是内啡肽的麻痹和镇定作用。”未免有点言过其实了,除非这位跑者是个机器人或者年轻时的金刚狼。


此外,同别人结伴也有益处:一项牛津大学的研究发现,结伴训练的划艇运动员相比单独训练的运动员,释放的内啡肽有显著地增加。如果你是独自训练,可以考虑带上耳机,研究还显示自己最爱的音乐也能提升内啡肽水平。


跑步承载了人类逃避危险和追求快感的复合需求,并在释放压力方面效果显著,但是当“快感”来临时,也会一定掩饰身体的疲惫感,忽略身体提出的“受伤前警告”,当然不至于连骨折都发现不了。但是,无盐祖提醒各位跑者,不可贪图这种快感,也不可在跑步高潮来临后持续大强度运动,应当适度训练,注重训练方法,注意劳逸结合。


休息也是运动的一部分,每种运动都不要过度,适度才是王道。而马拉松也不是谁都能跑的,马拉松是不能被“征服”的,敬畏马拉松的人,懂得训练和准备的人,才能真正的感受到马拉松的真谛。



好了,既然跑步也有那么(消音)的体验,不来一场马拉松找一下赶脚,简直对不起自己,马上送上隔壁咚小姐推荐的三场赛事,其中有一场可是“大金标”哦,这种赛事的名额一般都是靠抢的....貌似报名时间3月15日就截止了,想要参加的赶紧报名吧~(*点击图片即可跳转到报名页)


据说大金标都是靠抢的,还得看运气...




不用买YSL“星辰”,也能有让人羡慕的“口红”




做不了电影明星,就去做个运动“斯大”




参考资料:

1.《为什么人类仅仅奔跑就能出现“高潮”?》

2. 《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田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3.《内啡肽与运动行为的关系》,马隽,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运动与内啡肽的研究进展》

4.《运动与内啡肽的研究进展》,姜振,安徽体育科学,2004年05期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