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ebapp.codoon.com/codoon-welcome-cdn/images/codoon_white.d4d16.png)
无论是减肥、控制体重、或者保持健康,都不可避免地会感到饥饿。但是,感到饿就吃东西并不是最健康的做法,因为饥饿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当一系列复杂的大脑信号传递给身体“饿”意时,我们就会感觉到饥饿。为什么会有饥饿感?这似乎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饥饿感不仅来自于对能量的需求,还来自于不同的环境因素,以及吃东西带来的愉悦感觉。
为了更好地帮助理解和控制饥饿感,美国生命科学网与一些研究饥饿感的专家们进行了对话,这些专家从驱动渴望心理的分子信号角度对饥饿感进行了研究。事实上,我们深入探究了饥饿的人身体内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们发现,对抗饥饿的方式不仅仅是吃东西,虽然这种方法很有效。这项研究帮助人们理解饥饿,以及如何应对饥饿,其它的生活方式(比如睡眠、锻炼、压力)如何影响身体的饥饿感知。
对于饥饿的传统理解:几个小时没有吃饭后,胃就会不舒服,人会产生与饥饿相关的感觉。这种饥饿感来源于身体对能量的需求,对能量的需求会产生该吃东西的信号。
Rothberg说,在大脑中,另一系列的信号在工作,大脑中两种作用相反的信号,“饥饿促进食欲肽”和“饥饿抑制食欲肽”。这些食欲肽可以告诉大脑是否已经吃饱或者处于饥饿。
最好的应对自我平衡的饥饿的方法就是吃东西,应该在健康的时间吃有营养的食物。
但同样重要注意某些特定食物。比如,某些零热量的甜味剂会使信号混乱,使大脑感受不到已经吃饱了,因此会导致吃得更多。
另一类需要注意的食物是过分加工的食物,它们通常含有过多的脂肪和糖。人们吃东西不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还为了产生愉悦感,但是这类食物会使人更想吃东西,它们会扰乱大脑中的信号。(过分加工的食物指的是,除了糖、盐、油、脂肪之外,还包括乳化剂、调料、色素等。)
当然,如果人们只是因为饿才吃东西,那么事情就简单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Rothberg说:“由于能量储存是受信号控制的,所以人们通常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吃了东西,某些时候,只是想吃了。”
关于享乐型饥饿最广为接受的理论是“民以食为天”,人类对美味食物的倾向性,这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本质,人们会在不需要的情况下进食。人类吃得美味的食物越多,大脑就会更加期待它们。也可以将这种感觉称为饥饿,但是这种饥饿感更多的是与寻求快乐,而非需要更多的热量。
这两种类型的饥饿不是完全不同,而是代表一个持续行为的两端。比如:超过12个小时未吃饭的人是在经历自我平衡的饥饿感,而已经吃饭的人想再来点甜点则是在经历享乐型饥饿感。但是并没有明确界定这两种饥饿感的点。
Jon May是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指出:“一个人对饥饿感的响应会决定是否会产生食欲。”关于食欲产生的理论被称为“详述的入侵理论”。为了理解该理论及将其应用于食欲,考虑一下:人们通常只在饥饿感很强或者没有其它关注点的时候才感觉到饥饿。比如,当你辛苦工作直到项目完成时,才会感觉到饿。
如果这时吃了东西,饥饿的感觉就会被控制住。但是如果没有吃东西,便会产生侵入性思维。或许他们会想食物的形状、味道和口味,想如何得到食物。因为想食物非常愉快,就会使我们感觉越来越饥饿。
通过这种侵入性思维,便会产生食欲。研究表明,对食物的想象在食欲的生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为了控制食欲,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停止对食物的想象。最近有很多研究关注通过使大脑进行其他任务来对抗饥饿感。
身体内控制饥饿感的机制很复杂。这些因素包括睡眠、体育锻炼和压力。
芝加哥大学的Erin Hanlon说,很多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加剧饥饿感。比如,睡眠不足会导致胃饥饿素的增加和瘦素的减少。
Hanlon在2016年2月进行的一项研究,分析了享乐型饥饿感的可测量数据:血液中内源性大麻素的含量。内源性大麻素的升高和降低通常与吃东西相关。然而,目前尚不明确这种化合物是否会驱使人们吃东西,或者是否会让人更难停下吃东西。
加拿大韦尔福瑞德劳瑞大学的Tom Hazell教授说:“运动会减少刺激食欲的胃饥饿素。运动还会增加其他荷尔蒙的含量,比如肠促胰酶素、酪酪肽等。然而还需要更多的研究确认运动抑制食欲和促进这些荷尔蒙释放的原因。”
这看起来很合逻辑,身体会尽力补充运动期间消耗的能量,当运动强度低时,这更容易做到。也就是说,为了修复平衡,身体需要吃东西以补充消耗的能量。当进行高强度运动时,身体经历的代谢变化不仅仅是失去能量,虽然身体也想补充能量,但是还有更多高优先级的事情需要做。
▼压力
高强度压力:战争、家庭、严重创作等压力通常与严重的精神疾病相关,比如抑郁症、创伤后紧张症,这两种疾病都会影响食欲。
中等强度压力: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压力,是否会导致饥饿并不明确。在调查中,有40%的人回应说会用吃东西的方式来应对压力,但是还有40%人说遇到压力时食欲会降低,另外20%的人则说没有影响。
Lutter说:“皮质醇与压力引起的食欲相关。但是这种相关性来源于,高含量的皮质醇会影响代谢。中等强度的压力也会导致皮质醇急剧升高,但是这种升高不会持续很久。”
对于想减少“压力进食”的人来说,基于正念认知的方法或许最好。然而,这一方面的证据并不十分充足。
"饥饿阻断" 补充剂怎么样?
最终,尽管某些产品有效果,但更多的补充剂并没有明确的效果。Manore说,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某种特定的补充剂可以产生降低体重的效果。
(文章作者林烁,经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