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就分享至运动圈或朋友圈吧~
参与文末评论互动,有奖品拿哦~
1月4日,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官网上公布了一则《兴奋剂违规信息公开》公告。这次公示的兴奋剂违规运动员一共有两位,两人是马拉松跑者。一位是曾担任黑龙江省马拉松队助理教练的专业选手侯艳民,另一位是在业余跑圈有着“颜值女王”称号的李文杰。
原本只是专业竞技领域的兴奋剂问题,第一次发生在业余马拉松选手身上。一瞬间,让整个跑步圈都炸开了锅。近年来,国内马拉松比赛中业余选手被检出兴奋剂阳性的案例数量,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对蓬勃发展的马拉松运动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
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了业余选手服用兴奋剂?他们为何会选择这样的方式来铤而走险?服用兴奋剂却未没被查出来的选手,也是不是大有人在呢?
————
用兴奋剂的案例,越来越多
据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共对114场国内马拉松赛事实施了796例的兴奋剂检查,共查出兴奋剂违规情况18起(不含克仑特罗),阳性率约为2.2%。
在兴奋剂检查数量逐年增加的同时,参赛选手特别是国内业余选手被检出兴奋剂违规的案例也有增加的趋势。据中国反兴奋剂中心介绍,2015年共查出马拉松赛事中的兴奋剂阳性5例,均为外籍运动员;2016年查出阳性10例,其中外籍9例,中国籍大众选手1例;2017年已查出阳性18例,其中外籍13例,中国籍5例,另发生逃避检查两起。
近期公布的李文杰、侯艳民兴奋剂阳性案例中,两人使用的违禁药物均为外源性促红素,即人们熟知的EPO。该药物能提升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及供氧能力,提升有氧运动的时间及强度,是耐力运动项目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兴奋剂,一般不存在“误服”情况。
七届环法自行车赛冠军阿姆斯特朗、肯尼亚首位女子马拉松奥运冠军桑姆贡等涉药名将都被查出使用过EPO。
————
为了高额比赛奖金,铤而走险
马拉松赛事以促进全民健身,拉动体育消费为主要目的。但各类赛事中设置的名次奖励和随之带来的利益链条让本应是重在参与的马拉松运动逐渐变得“有利可图”,进而产生了一批特殊的业余选手群体。
近两年,针对国内马拉松比赛中出现的外籍选手席卷奖金的情况,越来越多的赛事开始专门为中国籍选手设置名次奖励,国内组冠军奖金多则两三万,少则几千,对于平均收入水平不高的专业长跑运动员来说,吸引力着实不小。
然而,国内的专业选手受到训练参赛计划的制约,不能按照个人意愿随意参赛。因此一些专业选手选择“退役”,不再在中国田协注册,而是以“业余选手”的身份在各类马拉松比赛中寻找“钱景”。
这个群体有着“专业运动员”的实力,顶着“业余选手”的名号,实则是追逐比赛奖金的“职业赏金猎人”。在不断收获奖金,积累人气之后,一些网红级的“业余选手”还能通过开设训练营、品牌代言等渠道获得更多的额外收入。
24岁的李文杰在跑圈相当出名,有多年的专业队背景。2015年她退役后,开始跑马拉松,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在业余跑圈名声大噪,并成为国内相关运动品牌的代言人。
2016年全年,李文杰更是横扫各大马拉松赛场,一共拿下了27块金牌,收获了20多万元的奖金。中国马拉松官网显示,李文杰在2016年女子全程项目的业余选手中排名全国第8,其中2017年的武汉马拉松、杭州马拉松等比赛中她都拿到了国内女子冠军,成绩相当不错。
2017年11月19日,李文杰获得青岛马拉松的女子全程组第三名。却在兴奋剂检测中呈阳性,随后的B瓶检测仍为阳性(注:B瓶检测相当于复检,若B瓶的检测分析结果仍为阳性,则该运动员的兴奋剂检查结果即被判定为阳性)。
————
检查比例不高,造就赌徒心理
只要使用禁药,就有被查出的风险。但是国内马拉松赛事兴奋剂检查比例相对不高,检查范围相对集中,也让少数人产生了赌徒般的侥幸心理。
据中国田协提供的信息显示,只要是中国田协参与共同主办的马拉松比赛,都采取“有赛必查”的原则,要求对获得男、女各前三名的运动员进行兴奋剂检查,对其他名次进行抽查。
然而,很多马拉松比赛的男女前三名都是被外籍运动员包揽,获得国内组别奖金的选手只要没在全部参赛选手中跑进前三,往往被抽中进行兴奋剂检查的概率有限。
据一位有着多年从业经历的马拉松经纪人介绍,在很多同时设有全程和半程马拉松项目的比赛中,半程项目的选手被抽中兴奋剂检查的概率也很低,有时甚至是半马项目根本不查,这也给不少人“钻空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2017年,在比赛中被查出兴奋剂阳性的5名业余选手,无一例外的都是在获得各自项目的前三名之后进行了兴奋剂检查,继而东窗事发的。不难想象,如果他们没有跑进前三进入必检的范围,也许他们至今还是“漏网之鱼”。
此外,随着2015年中国田协全面放开马拉松赛事审批,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成为办赛主体,这些商业马拉松、社会马拉松赛的兴奋剂检查比例和力度,更是要完全依靠赛事主办方的“自觉”。
————
严打兴奋剂,不分专业或业余
在众多健身项目中,以马拉松为代表的路跑运动在促进全民健身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龙头和辐射作用。而少数参赛选手的兴奋剂违规行为严重损害马拉松运动的公平性和纯洁性。
中国田径协会一向高度重视反兴奋剂工作,严格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反兴奋剂工作“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三严方针”,以“零容忍”的高度,对于专业运动员和业余选手一视同仁,严格按照《反兴奋剂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兴奋剂违规事件。
在2017年查出的5例业余选手兴奋剂阳性中,林兰霞、梅英分别被处以禁赛2年,罚款1万元人民币和禁赛4年,罚款2万元的处罚。对于苏慈爱、李文杰、侯艳民的处罚决定也正在酝酿处理中。
针对年度排名前50名的大众马拉松选手进行兴奋剂跟踪检查,及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兴奋剂违规行为,并加大曝光力度,将兴奋剂违规个人和单位在多种媒体予以曝光,在马拉松赛事中形成高压态势,对兴奋剂违规行为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确保田径赛场的纯洁、竞赛的公正、公平,确保马拉松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也表示,在2018年将继续加大对马拉松项目和健身俱乐部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反兴奋剂教育拓展活动和教育讲座等形式,向大众跑友传播反兴奋剂理念和知识。
————
结语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官网上还没有公布对李文杰的处理意见。对于专业运动员的处罚方式一般是取消比赛成绩、禁赛或负担若干例兴奋剂检测费用。但针对业余选手违规将面临怎样的处罚,目前并没有先例可以参照。
业余选手的身份,让他们的参赛自由度得以提升。而丰厚的利益回报,也让一些业余选手在禁药面前甘愿铤而走险。人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如果连跑步的初心、跑马拉松的初心都忘了的话,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有奖互动】
你对业余选手服用兴奋剂去比赛,
怎么看?
欢迎大家转发评论,参与互动
每篇文章抽取2位用户,送上精美的运动装备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