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雪4小时患雪盲症,冬季运动需警惕
健康时尚
.
咕咚加油站签名在路上
阅读 41779次


最近这些日子,全国各地都在下雪,许多小伙伴也都兴奋地冲到外面去看雪景、打雪仗、堆雪人。

 

武汉一女士就表示,作为南方人,她从小就羡慕北方人可以在厚厚的雪地里撒欢儿,一直都没有机会体验,因此对于此次下雪感到非常激动,一连在雪地里玩了4个小时。


不过,回家后她就的眼睛开始刺痛,出现红肿的症状,第二天起床后更是流泪不止,睁不开眼,到医院被确诊为雪盲症。

 

u=3736869175,2709536453&fm=27&gp=0.jpg


雪盲症,是一种由于眼睛视网膜受到强光刺激引起暂时性失明的一种症状。由于雪地对日光的反射率极高,直视雪地正如同直视阳光,长时间在雪地里玩耍,眼睛受强光紫外线刺激,眼角膜和结膜上的上皮细胞就会被杀死并脱落,造成角膜混浊,看不清东西,出现“雪盲”症状。

 

雪盲症可分为角膜伤和视网膜伤。其中角膜伤是因紫外线经雪地反射,对角膜和结膜上皮造成损伤,从而引起炎症反应。特点是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异物感及疼痛,症状有畏光、流泪及睁眼困难,如不及时救治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也要提醒大家赏雪需适度,不宜长时间盯着雪面,同时应做好防护措施。

 

如何预防雪盲症

 

1. 配戴护目镜。如果没有专门的雪地护目镜,可以选择戴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太阳镜或防护镜。

 

2. 在应急的情况下,可以找一块黑布遮住双眼。也可用纸片、木片和布条等自制一副简易裂孔护目镜,使紫外线进入眼内的量尽可能减少。还有将眼睛以下鼻部等部位涂黑也有防雪盲症的效果。

 

3. 适当补充维生素。

 

4. 如果眼睛感到有些不舒服,请减少用眼,尽量休息。不要热敷,高温会加剧疼痛。

 

当然也不是让大家在下雪或天气较冷时,就宅在家里。冬季是进行户外活动的好时节,可以提高人们的御寒能力。研究表明,冬季坚持户外运动的人和一般人相比,抗寒能力可增强8~12倍。同时还能增强身体抵抗力,消除疲劳,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冬季户外运动注意事项

 

1. 运动时间不宜过早

 

冬季早上气温较低,因此大家晨练的时间应安排在日出后进行,最佳时间则在14时至19时之间。

 

2. 做好保暖工作

 

身体受凉很可能带来肌肉痉挛、运动疲劳反应加重、抵抗力下降等到不适或发病隐患。切记运动后应当及时穿上外衣,做好保暖工作。同时,可以适当戴上手套、护耳等衣物。

 

winter.jpg


3. 掌握好恰当的运动频率

 

冬季户外运动频率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最好不要每天都进行长时间的户外运动,隔天一次或一周3-5次效果最佳。

 

4. 不要在雪天或雾霾天进行锻炼

 

此时路面或操场比较滑,而且空气质量较差,选在此时锻炼反而对身体不利。

 

5. 运动强度适当

 

冬天锻炼不要太过猛烈,比如,跑步时不可一下子就将速度提高很大,要掌握慢跑的节奏,太快了可能会因为吸入过多的凉气而导致呼吸道不舒服。







【有奖互动】

冬季你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


*文章评论区给出你的答案*

*就有机会获得加油君为你准备的小礼物*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