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说近几年跑步的风潮席卷了世界各地,大江南北。但是,这项运动好像多多少少对女性有点“恶意”。
我比男生多花了成百上千,可我身体最重要的部位还是在变!在下垂,在变小!是的,你没有理解错,我说的就是——胸!(咦,为什么小编把内心的os都发出来了?!)
从中学开始,越来越多的女生开始不喜欢上体育课。特别是跑步,开始变成了有点不好意思的事情,不少女生正是因为奔跑起来拼命晃动的胸部而开始讨厌跑步。近几年,随着跑步热,虽然很多女生也开始加入跑者行列。
但是,奔跑中胸部的每一次移动,都会给它带来伤害。如果你每周都要跑步几个小时,乳房会来回弹跳数万次…
是的,你没有看错,是数!万!次!
都说,平胸尚可帅,下垂没得治啊!所以,比起跑得有多快,一件适合自己的运动内衣才是最重要的!
下面,我们就来好好说一说跑步与胸部之间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儿!
跑步导致胸部下垂?
女性运动时乳房也在做三维移动,朴茨茅斯大学实验室的研究发现,跑步时乳房的运动轨迹类似画8字。一般人跑步1英里(1.6公里),胸部摇动的轨迹达135米。
重复的大幅摆动会使乳腺组织被过度拉伸,乳房内的弹性纤维受到永久性伤害导致胸部下垂,长期如此甚至还会造成胸大肌撕伤。
而且,大多数人以为只有大胸才会在运动时受伤。不……真相是残酷的……即使是34A罩杯,运动时乳房也会离开身体42mm;对于36C的女性,运动时,胸部上下跳动约为119mm。运动生理学家认为尽管稍大的乳房在跑步过程中上下移动的幅度更大,但小乳房同样会承受巨大的力量。(人艰不拆啊……)
除了胸部下垂,还会把胸跑小?
从众多女跑友的亲身试验来看,的确是的。减脂同时减去了胸部的脂肪,很大程度上是难免的,不过这也要看每个人不同的乳房类型,总的来说分为乳腺型和脂肪型两种,通常后者常常是运动减胸的受害者。分辨自己是哪种类型可以用手捏一捏腋窝副乳的位置,如果感到有像米粒一样的颗粒感十有八九就是乳腺型。
普通内衣能够支撑跑步的重量吗?
日常生活中穿戴的内衣只能防止乳房上下运动,但对胸部运动的控制作用仅为运动内衣的一半。运动胸衣可以通过支撑和约束胸部,减少胸部的移动幅度和移动速度,保护胸部,从而更好地健身和运动,不产生疼痛,避免尴尬。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合格的女性跑者,你一定需要一件or几件适合你的运动内衣。
那么,运动内衣应该怎么选呢?
我们按运动强度来做个简单的分类:
1、低强度运动胸衣的选择=简易固定式运动内衣
用一层具有弹性的网状织物固定(mesh bra),结构简易,基本不存在针对人体结构产生的设计,外观类似小可爱,很少以独立形式存在,多数与运动背心,吊带等形式的服装共存。
很多户外服装生产商,体育用品以及健身服装生产商都有类似产品,国内市场上容易买到,质量区别不大。固定性较差,适用与低冲击性运动以及A,B杯 mm的部分中冲击性运动。
2、中等强度运动胸衣选择=压力式固定运动内衣
应用最广泛的bra类型,也是大多数运动bra 采用的类型。同样主要依靠织物的弹性而形成对胸部的压力而达到固定的目的。而与类型1不同的是,其在剪裁上会充分考虑乳房形状,结构,受力以肩部,背部受力等因素(简单的说叫人体工程学),从而在或得良好固定性的同时仍然保持相对的舒适性(估计要是以类型1达到同样的固定效果那得憋死)。
一般根据肩背带的不同分为
常规型(Scoop-back):外观与普通文胸类似。固定性中等,大约适用与A-C杯的mm 进行低冲击和中等冲击性的运动。
跨栏背心型(Racer-back):外观类似跨栏背心上部,固定性优于前者。视材料及结构的不同基本能够应付A-D mm所有类型的运动。
3、高等强度运动胸衣选择=复合结构式运动内衣
固定性最强的款式,除了类型2含有的结构外,一般还有特殊的钢托(上面2种都是无钢托的——钢托未必是金属材料),以获得更好的承托支撑,织物的强度更大。能为D和D+的mm提供中高冲击运动下的良好固定和保护。
选择购买时需要注意哪些要素?
1、面料的排汗透气性。
不论进行什么运动,身体的汗液排出水平基本都会高于常态,因此尽量选择对此进行过优化的材料。棉纤维由于自身排湿性的缺陷应该尽量避免(胸部的汗液排出水平相对于身体其他部分是比较高的)。另外需要明确的是,织物的透气性和强度基本成反比,也就是说,当你进行的运动并非高冲击性运动时,尽量选择低冲击性内衣以获得最佳舒适感(特别是徒步这类低冲击高强度的运动)
2、文胸的底围固定织带应该宽一些,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
3、肩带要宽,以减少肩部负担,关键受力点最好有软垫填充物之类的东西。
4、不同厂家的定号有不小的差异,所以具体产品具体对待,不要一个尺寸通吃。
Ok,说了这么多,姑娘们,你们是不是已经大致了解了运动内衣的重要性。那就不要犹豫了,赶紧去备上适合你的运动内衣,轻松的跑起来吧!
(文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