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就分享至运动圈或朋友圈吧~
参与文末评论互动,有奖品拿哦~
2017年11月11日凌晨,德国乒乓球公开赛展开男单首轮的角逐,赛会5号种子、29岁的国乒大满贯选手张继科以1比4输给了葡萄牙选手阿波罗尼亚。这也是张继科时隔国际赛场四个月之后的首秀,结果惨遭“一轮游”。
其实自里约奥运会之后,是选择继续打乒乓球还是转型就成了张继科现阶段需要面临的最大的抉择,要选择继续打球,他的身体已经不太允许,今年一整年张继科都被各种伤病所困扰。事实上,里约奥运会的后半个周期,他也是拖着伤病在坚持。
张继科在赛后首次提到了退役的问题,他透露:“如果能坚持,我一定会努力。如果身体真的不允许,会在一个合适的时间(选择退役),去做一些与乒乓球有关的东西。现在让我作决定,我也没有想好。”对于伤病累累的张继科来说,能否找回他当年神勇的状态?多年积累下来的伤病,是否会让他无法坚持到东京奥运会而选择退役?如果张继科退役了,还会有这么多人关注乒乓球吗?
————
张继科为什么会这么火?
里约奥运会后,国乒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张继科、丁宁、马龙等主力甚至成了“网红”。尤其是张继科,堪称国乒中的“人气王”。他的“迷妹”数量最多,也最热情。如果按微博粉丝数量计算,国乒“网红”张继科的粉丝数量已高达800万。
在他29岁生日当天,在粉丝的努力下,当天有11座城市的地铁报联合为张继科献上生日祝福,甚至通过报纸、电视、灯箱等渠道在十几座城市投放广告,为自己的偶像庆生。粉丝们还特意剪辑了张继科的比赛视频,并在网上疯狂转发,一度占据微博热搜。同时她们还在北京的主流媒体上为自己的偶像宣传。
主流媒体和户外大屏也是迷妹们攻占的地方,生日当天,就连水立方外墙也为张继科亮灯,祝福他29岁的生日。这样的“大手笔”,引起了舆论哗然。据《信息时报》统计,迷妹们为张继科组织的这场生日盛宴总价值已经超过150万。此前,她们甚至还为张继科买下了两颗星星的命名权。
在娱乐圈,粉丝们为偶像做这样的事已经是稀松平常,但在体育界,这或许却只是个开始。有娱乐圈的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张继科的粉丝完全是按照娱乐圈的粉丝运营的。张继科现在有团队在管理,并且有粉丝培养的机制。
————
那么问题来了,张继科为什么会这么火呢?
首先,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张继科帅气的外表成为了他吸粉的最重要的原因。当一位运动员长相俊美英气、身材可圈可点,很多迷妹都会不由自主地对他产生好感。
当然,张继科的个人成就也是非常重要的吸粉因素。他8次参加世界大赛,5次夺冠,2次亚军1次季军,几乎全部进入决赛,没有输过一场外战。其中四连冠,445天大满贯更是传为佳话,在世界乒乓球历史上书写了不可抹去的一笔。
其次,张继科的人格魅力为他增添了很多加分项。很多粉丝认为张继科拥有一种很多运动员都缺少的霸气和王者风范。而这份无人能敌的霸气与自信,好像是他骨子里与生俱来的血性。更为难得的是,张继科的这种品性又与他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同时存在,“藏獒”的称号由此而来。
再者,张继科在赛场上确实有一种搏杀、永不服输的劲头。这种关键时刻勇于放手一搏,以强势的气场震慑对手的竞技体育精神,这正是由他桀骜不驯的性格所决定的。2003年1月张继科首次进入国家一队,后因违反队规被下调省队。但他又凭着自己的实力在2006年重返国家一队。2011年世乒赛夺冠后的手撕球衣,2012奥运会夺冠后“百米跨栏”亲吻颁奖台,屡次大赛夺冠后脱衣怒吼……这种激情张扬、热血豪情的一面,也成了很多粉丝最为倾心的一点。
当他2006年重返国家队时,持王皓风头正盛,马龙本来是所有人默认的下一代领军人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张继科完全靠自己的努力拼出了一片天,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别人一天三练,他把一天当三天来练,一条胳膊就打了五针封闭,而封闭针又很容易让肌肉钙化,一针封闭对运动寿命的减损是半年到一年。在里约奥运会的赛场,张继科又带伤作战,在伤病情况极为严重的情况下,凭着自己强大的意志与心理素质战胜了外敌。
任何事物或人的走红,都是一个偶然+必然的结果。而放到张继科身上时,就变成了网络推力+个人魅力的综合结果。作为国乒的灵魂人物,拥有着极强个人魅力的张继科,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近两年爆红的体育明星。
————
为何没在巅峰时期变火,却在里约火了?
近两年来,张继科的爆红或许会给很多人、特别是会给众多体育迷带来这样一个疑惑:为什么张继科没在他拿下伦敦奥运会金牌、拿下世锦赛冠军、拿下世界杯冠军完成大满贯的个人生涯巅峰状态下火起来,却在里约奥运会红得一发不可收拾了呢?
其实,背后的原因很简单。网络的发展,中国网民年龄结构的趋年轻化,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2016年相比2012年的中国网民数量更多,互联网也变得更加发达,国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大大增强。由此一来,关注奥运、议论奥运的人更多,信息传播及资源共享的速度更快、内容更广。这无疑让更多的国民知道并了解张继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媒介前提。
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或许12年时互联网的发展程度也不低,但是,如今的发展日新月异,整整四年过去了,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并且还在持续不断的发展当中。
除此之外,网民年龄结构的趋年轻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微博主力人群年龄较低,对于新鲜事物接受快,娱乐精神强。纵观这几年的大事件,很多都是先由微博引爆舆论。哪怕仅仅过去了四年,微博上的主要发声力量也与之前大不相同。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一个符合年轻人口味的张继科大肆走红,也就不足为奇了。
————
马龙如剑,继科如刀
作为国乒新一代的领军人物,张继科和马龙两人身背无数荣誉,也都是大满贯获得者,所以两人也会经常会被拿来作比较。在里约奥运会之后,张继科虽然拿了亚军,但很显然比夺得冠军的马龙更火,这也成为了很多人当时热议的话题之一。
甚至,两位球员的粉丝大军直接在网上开启了互撕模式。时任国乒主教练的刘国梁看到这种情况,也都忍不住发布长微博上吐槽。
的确,张继科和马龙不仅仅在打球风格和打法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性格方面的差别也更为明显。曾经有一位球迷,这样形容马龙与张继科的不同——
“马龙如剑,轻灵飘逸有君子之风,快、巧、准、稳。世人均由温文尔雅而爱之,屠乒坛上下正锋利无匹,堪称破敌无算!一时无两!”
“继科如刀,强霸凶悍有王者之气,沉、重、猛、狠。世人皆以杀伐锐意而忌之,败无名之辈乃病痛之扰,却为国之重器!一代霸主!”
对偏于保守的球迷,马龙是心目中理想运动员的代表。听话、乖巧、球风飘逸出彩、状态稳定,就算球风不够强悍、激情偏少、心理抗压能力弱,但出于喜爱之情很多人也更加喜欢马龙。
相反,张继科却以一种坏小子的形象出现,先是被踢出国家队,然后撕衣、吻台、踢板……种种状态起伏,叛逆不羁,个性狂放,眼神里的倔强和侵略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虽然他的状态起伏相比马龙较大,但是却能在重大赛事上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关键时刻不掉链子,也是很多人喜欢张继科的原因。
————
他俩不打了,迷妹们还会关注乒乓球吗?
里约奥运会之后,无论是全国锦标赛还是乒超联赛,都曾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虽然该赛季联赛总冠名也是“裸奔”,但不少人认为,国球热潮将会助推乒超发展,将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乒乓球这项运动当中。
然而实际情况让人略显尴尬,,今年的联赛依旧没有总冠名。不仅如此,联赛准备仓促、赛程被分隔,乒超刚刚开幕外界便已是一片吐槽声。拥有全世界最出色的乒乓球运动员群体,像张继科、马龙、丁宁、刘诗雯等明星球员又吸引着数以万计的迷妹,但乒超联赛的商业价值却偏偏得不到市场的认可。
假如张继科和马龙萌生退意,不想继续打下去了,那么这些百万级的粉丝是否会跟着他们离开?是否会只关注他们个人生活而不会关注国乒的比赛?这些迷妹的注意力是否会被其他的娱乐明星或体育明星吸引过去?这些疑问,在未来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要知道,很多国乒球员的迷妹们都是通过里约奥运会才开始关注这些球员、关注乒乓球比赛的。她们并不像常年关注体育领域的体育爱好者一样,有着非常丰富的体育知识和经历。迷妹们进一步了解偶像的方式,更多依靠的是网络上的新闻和视频的渠道,在这样的基础上再结合着去追星。
恰恰,这些迷妹群体们的稳定性和摇摆性也值得去考量。如果你本身是一个体育爱好者,那么你的关注点更多的是在运动员表现和成绩上。但如果你原本是一个喜欢娱乐八卦的迷妹,那么你的聚焦点肯定更多的是集中在运动员花边新闻上。
对于,一名体育爱好者来说,如果张继科、马龙退役了,他可能还是会继续关注乒乓球,还是会关注樊振东、林高远新生一代的球员。但对于一名专注明星个人的迷妹来说,如果张继科退役了,那么对她来说继续关注乒乓球已经没什么必要了。她也不会继续喜欢上樊正东,也不会喜欢上林高远,因为在她的眼里,只有张继科。
所以,这些疯狂迷恋明星球员的迷们们,对于国乒、对于乒乓球这项运动、对于体育圈来说,她们这一群体中,绝大多数的人可能只能算是个过客。过了这个店,这些人也可能就忘了这些事。不过,就算大浪大潮退去,沙滩上多多少少也留下一些贝壳。而这些贝壳,对于乒乓球这项运动来说,还是很有用处的。然而,这些迷妹和体育迷之间的转换率到底有多少?这就不得而知了。
————
近些年来,体育娱乐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体育,正步入到前所未有的娱乐化时代。这一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不以成绩论英雄,崇尚个性化的娱乐消费。体育明星成网红已经发展成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傅园慧“洪荒之力”般让人捧腹的语录、宁泽涛凭借一块喀山游泳世锦赛的金牌立刻就成了国民老公、体育明星接二连三的参加娱乐节目……
如果那些突然蹿红的运动员,处理不好训练、比赛与参加娱乐、商业活动的关系,很可能会昙花一现。并且,对一位运动员来说,娱乐开发过度多多少少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过多的活动和追捧必然形成干扰。运动员如果被捧昏了头脑,就会欲望膨胀、心态浮躁。
对于体育明星而言,真正属于他们的舞台是布满了残酷竞争的赛场,外界在将他们“娱乐化”的同时,也应该考虑一下是否应该给他们更多一些的空间?让他们更加专注在竞技层面上?才会显得更合理一点呢?
就拿伤愈复出参加比赛的张继科来说,相比迷妹们场内外无死角的追随和加油,可能他内心深处可能更看重的是,自己能通过参加比赛来调整自己的状态,找回比赛的感觉。相比上百人、上千人一起为他加油,可能他内心深处更希望自己能完完全全投入到比赛当中。
万事皆有度,就看这个度,张继科自己和他的迷妹们,怎么去掌握了。
【有奖互动】
你如何看待体育明星的迷妹们?
快来评论区写下你的答案吧!
我们将会从中选出2名幸运星,
送出精美的咕咚运动装备哦~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