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冬粉问骑行侠,为什么环法和环湖可以同时举行,这两个赛事有什么不一样?
下面我们就从赛事级别和车队等级来说一下,他们到底哪里不一样?
(环法100周年海报)
职业巡回赛是最高级别的比赛,(英文叫Grand Tour简称GT),必须是UCI 认定的职业级车队才能参加。这一级别比赛就包括环法、环意、环西班牙、环瑞士以及巴黎到尼斯、米兰到萨勒莫等几十个在欧洲举办的比赛。这些比赛的级别是一样的,都是GT级,只不过环法的知名度最高。
环湖——洲际巡回赛
洲级巡回赛是各大洲的巡回赛,(英文叫Continental Tour),这一级别的比赛需要是UCI认定的洲级车队参赛。这个级别的赛事划分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就是环青海湖的级别是2.HC,意味着它已经是亚洲最高级别的比赛了。
但同样是洲级巡回赛,欧洲的水平要高很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运动员要去欧洲训练比赛的原因。
总结:从理论上说环湖和环法只差一个级别,但是实际上和环法是没法比的。
(2015年环法 天空车队)
2016年环法赛共有22支战队参加。其中包括18支世界职业队,以及幸运拿到外卡的4支职业洲际队。他们必须参加很多国家自联举办的比赛,积累一定的积分后才能获得参加环法赛的资格。
环湖:
(意大利蓝波·美利达车队参加环湖赛)
2016环湖赛共有23支车队参加,其中包括1支世界职业队——意大利蓝波·美利达车队,4支洲际职业队,以及18支洲际队。
总结:从参赛车队级别来说,骑行侠只想到一个成语——天壤之别!
(青海天佑德洲际车队)
首先需要向中国自行车协会报名,等审核通过后,中国自行车协会会向国际自行车联盟递交报告,报告没问题就能成立。另外,车队每年都需要向国际自行车联盟缴纳一定的注册费用。
当然了,一下子就“升级”到职业队是不现实的,不过倒是有条捷径可以走。因为参加职业赛事的自行车队并没有本土车手的人员限制,可以通过高薪邀请最顶尖车手的模式来迅速扩张,以便获得参加环法的资格。换句话说,在职业自行车领域,“恒大模式”是非常有效的。
小编有话说:
113年的历史积淀,已经使环法赛赢得世人的认可。事实上,不仅环法赛,自行车运动在整个欧洲都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世界上每年200多场职业自行车赛绝大多数在欧洲举行。从某种意义上说,环法赛和很多著名的自行车赛事已经超越体育赛事的范畴,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和国外,特别是欧洲国家相比,中国自行车比赛还太少,而且关注度不高。中国自行车运动训练体制和国外不一样,在国外,自行车手每个月都要参加两三次大型的国际赛事,而在中国,一年也就参加三四次国际性赛事,其他时间除了参加国内的一些比赛外,都是在进行训练。
如何完成职业车队的转型,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是我国自行车运动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文章由咕咚原创,部分资料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