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让孩子做家务?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中国却备受争议。很多父母认为,孩子还小,让他们过早开始做家务有点不人道。甚至在有些家长看来,孩子的任务是学习,只要把成绩弄上去、书读好了就行了,家务这种事大人来做就好。
可是只会读书,不会做家务的孩子就一定更优秀吗?
一起来看个故事吧。
故事主角:48岁,上海人,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本科同济大学(211高等学府),加拿大名校滑铁卢大学工程硕士。
看上去光鲜靓丽的他,是不是很令人嫉妒羡慕?可他却在回国后的7年时间一直啃老。
被啃老的老人是他母亲,82岁尿毒症患者,每周需三次坐公交去透析,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从牙缝抠钱出来给48岁的儿子。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从小就比同龄人强的人不工作,啃老到了如此地步?82岁母亲对此懊悔不已:从小只顾让他学习,生活各方面样样包办,啥都是现成的,让他就这样依赖惯了……而儿子也把自己的不顺怪于母亲:都是你,毁了我的大好前程。
自理本该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现在的很多孩子却没有。
龙应台曾在《目送》写过这样一段话:“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父母怕累到孩子,就主动去担下本该属于孩子的责任,剥夺了孩子培养良好品格和发展自我能力的机会。
对比中国父母,很多欧美国家的家长就做得很好,他们从小就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让他们从小开始锻炼并认识到劳动的价值。
曾经有人统计过各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的时间,美国孩子每天花费1.2小时,中国的孩子每天只有12分钟。
站在家长角度和孩子角度,家务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够自己照顾自己是独立性的培养;力所能及地承担家务,在家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是责任感的体现;刚开始做家务可能会不完美,但是孩子会发现其实自己有能力可以完成更多的事情,这就培养了自信心。
此外,动手实践、有条理的做事情、学会规划时间……这些都是在做家务这样的小事里藏着的。没有天生就能将事情做得又快又好的人,都需要在做家务的一些小事中学会各种技能。
有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比不爱做家务的孩子就业率高15倍,且收入高出20%,婚姻更幸福。而同时,孩子做家务的家庭比不做家务的家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更是高出了27倍。
所以,想要孩子成为优秀的人,从小培养其做家务的习惯是很重要的。
1.忍受孩子“帮倒忙”
家长在做家务的时候很多孩子会粘在身旁,父母千万不能嫌烦,可以趁机让孩子一起做家务。如果孩子“帮倒忙”,不能嫌弃,这样很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要让孩子参与进来,体验做家务的过程。
2.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列一个家务清单表,让孩子自己选择想要完成的1-2项工作,让他心甘情愿的去做想做的家务,也让他们得到了尊重。
3.将家务进行小步骤拆解
做家务这件事很容易产生“模棱两可”的指令和理解,比如“收拾饭桌”,有的孩子不能很好的理解,家长就想要把这件事进行拆分,让孩子从收捡碗筷开始,一步一步来,孩子才会更好的理解家长的指令。
4.不要用家务惩罚孩子
家务活不是惩罚,有的家长会用做家务来惩罚犯了错误的孩子,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家务越来越排斥。
家务年龄分配表给你,对照一下孩子年龄,就可以安排起来啦~
看似简单的家务劳动带给孩子的不仅是动手能力的提升,更是独立、自信、自强的体现。大人退一步,孩子进一步,构建起来的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家庭的责任感。
让孩子做家务,从来都不嫌晚。
【今日互动】
你家孩子几岁,会做哪些家务了呢?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