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很多样,很庆幸我的西安是奔跑的模样
跑者故事
.
Rose 宫签名在路上
阅读 136611次


穿越十三朝 西马最中国

 

穿越十三朝古都的历史;

遍览最中国的人文风景。

这是汇跑赛事办西安国际马拉松的理念,也是我这次西马最深刻的体验。

 

逛十三朝古都 与历史对话

 

若想迅速了解一个城市,博物馆是最好的去处之一,而西安恰巧博物馆众多,尤为出名的是陕西博物馆,藏品数量众多且精美,最好提前从网上预定票。

西安是融汇历史古迹、建筑文化、美食、自然风光的旅游城市,也是众多学府选地,还是历史与现代交融碰撞的神奇的城市。

下面就是为大家强推的一些西安不得不去的地标式景点👇


地标打卡之一:钟鼓楼




西安钟鼓楼是西安钟楼和西安鼓楼的合称,位于陕西省省会西安市市中心,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物,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蔚为壮观。

西安钟楼是一座体现明代中国民族建筑风格的古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现址,成为一座绾毂东西、呼应南北的轴心建筑。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

西安鼓楼是所存在中国最大的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鼓楼横跨北院门大街之上。鼓楼和钟楼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距仅半里,互相辉映,为古城增色。鼓楼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建成的,比当初的钟楼早建4年。楼基面积比钟楼楼基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雄杰秀丽不亚于钟楼。古时楼上悬挂一面大鼓,傍晚时击鼓向全城居民报时,故称鼓楼。

 

地标打卡之二:城墙




西安地标打卡:城墙&永宁门:中华第一礼仪广场




城墙夜景




城墙外的环城公园


西安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现存城墙为明代建筑,全长13.7千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当时是西安的府城。城墙断面从早至晚分为五大期。即:

隋唐期:现存断面接近三角形;

唐末五代期:加厚旧城墙一点五米至两点五米以上,顶部也加高将近一米;

宋元期:增补层处于明城墙断面中心,土色暗褐,质地密实,夹有少量砖瓦;

明清期:将以前所筑城墙的墙体全部包筑于内,即是现今的西安城墙;

现代修葺层,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初西安有关部门进行的加固处理。

 

地标打卡之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西安地标打卡: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大明宫也是西马的领物处和全马的终点


位于西安市内,是西安城市建设、大遗址保护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园”。 唐大明宫是举世闻名的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原宫墙周长为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门,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遗址有40余处。大明宫南部为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为中心组成;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

 

大明宫微缩景观


地标打卡之四:大唐芙蓉园&曲江遗址公园




西安地标打卡:大唐芙蓉园




芙蓉园的夜景十分华美

 

秦时,利用曲江地区原隰相间,山水景致优美的自然特点,秦王朝在此开辟了著名的皇家禁苑——宜春苑,使曲江成为皇家禁苑上林苑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皇3年(公元583年),隋文帝正式迁入新都。隋文帝恶其曲,觉得不吉利,遂拟更曲江为“芙蓉园”。经过隋初的一番改造,曲江重新以皇家园林的性质出现在历史舞台,而且得到了一个新的名称----芙蓉园。同时它与首都大兴城紧密相连,其池下游流入城内,是城东南各坊用水来源之一。

 隋炀帝时代,黄衮在曲江池中雕刻各种水饰,臣君做饮曲池之畔享受曲江流饮,把魏晋南北朝的文人曲水流觞故事引入了宫苑之中,给曲江胜迹赋予了一种人文精神,为唐代曲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隋朝芙蓉园的基础上,唐代扩大了曲江园林的建设规模和文化内涵,除在芙蓉园总修紫云楼、彩霞亭、凉堂与蓬莱山之外,又开凿了大型水利工程黄渠,以扩大芙蓉池与曲江池水面,这里成为皇族、僧侣、平民汇聚盛游之地。曲江流饮、杏园关宴、雁塔题名、乐游登高等在中国古代史上脍炙人口的文坛佳话均发生在这里,唐时的曲江性质大变,成为首都长安城唯一的公共园林。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在唐太宗出现贞观之治后,其后的高宗、睿宗等朝,园林建设在这里开始有了较大的举动,奠定了盛唐文化繁荣的基础。

唐玄宗对曲江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使其盛况空前绝后,达到了其园林建设的顶点。在皇家禁苑芙蓉园内,玄宗修建了紫云楼、彩霞亭、临水亭、水殿、山楼、蓬莱山、凉堂等建筑,并建了从大明宫途经兴庆宫直达芙蓉园的夹城(长7960米,宽50米)经过唐玄宗的扩建,芙蓉园内宫殿连绵,楼亭起伏,曲江的园林建筑达到最高境界,各类文化活动也趋于高潮。

 

地标打卡之五:大雁塔&大唐不夜城&大雁塔音乐喷泉⛲️




西安地标打卡:大雁塔


大雁塔就是玄奘法师的故事,这里交通很方便,市区有很多公交都可以到达这里。来到大雁塔的话最好也是请一位导游来讲解。这里展示了盛唐时期对佛经的态度。大雁塔是7层,塔上还有传说中的舍利子,不知道是否是真的。推荐早上可以去大唐芙蓉园,下午来大雁塔,晚上大雁塔广场的音乐喷泉,这是最美的一天。

 

地标打卡之六:美食街回民街




西安地标打卡:回民街


西安也是少数民族比较聚集的地方之一,特别是回族。回民街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是西安小吃街区。回民街所在北院门,为清代官署区,因陕西巡抚衙门在鼓楼之北,故名北院。1990年代末,部分回民在此街租房经营餐饮,莲湖区遂改向餐饮街方向改造,北院门遂成为回民街。

西安回民街作为西安风情的代表之一,是回民街区多条街道的统称,由北广济街、北院门、西羊市、大皮院、化觉巷、洒金桥等数条街道组成,在钟鼓楼后。

回民街整体具有浓郁清真特色。历史街区内有10座年代不一、大小各异的清真寺,其中最著名的是化觉巷清真大寺。走在街区内,随处可见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穆斯林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商业网点,民族服饰、工艺品、清真副食、餐饮店和回民小吃店扑面而来。

 

地标打卡之七:永兴坊




西安地标打卡:永兴坊


美食之坊、文化之坊

永兴坊位于西安城墙中山门内北侧顺城巷,占地15亩,一千四百多年前,中国史上久负盛名的谏臣魏征就住在这里。

永兴坊汇集了陕西各地特色美食经营户五十余家,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还有手工民俗技艺表演及各地名小吃。

游客在永兴坊不但可以感受“唐城108坊”的风貌,还能够品尝到正宗的的陕西民间小吃;购买到原产地及现场用民俗老工艺加工的土特产、美食及旅游纪念品;还可以听秦腔,赏皮影戏。

 

地标打卡之八:秦始皇兵马俑




西安地标打卡: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闪耀的世界之光。秦兵马俑坑系秦始皇的陪葬坑,由1号至7号坑组成。有兵马俑共计10000多个,排列成阵,气势壮观。俑分将军俑、武士俑、铠甲俑、跪射俑等。坑内还出土有数万件实战青铜兵器,还有大型彩绘铜车马。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地标打卡之九:华清池&骊山




西安地标打卡:华清池


唐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后也称“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初名“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唐玄宗更华清宫,因在骊山,又叫骊山宫,亦称骊宫、绣岭宫。华清宫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

因曾经在学《长恨歌》时感动于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而叩访此地;夜晚的表演华美而盛大。

 

地标打卡之十:华山




华山论剑


目前还没亲自打卡的五岳之一,留一点小遗憾。


地标打卡之十一:极地海洋馆




西安地标打卡:极地海洋公园

 

西安曲江海洋极地公园在国内同行中创造了五项之最:

1、海洋科普馆面积400多平方米,为国内海洋馆中之最;

2、热带雨林馆分为从远古探秘、雨林奇观、人与自然、异域风情、未来漫步五个部分也是国内海洋馆中体量最大的;

3、海洋科普馆展示的国家一类水生保护动物体布氏鲸标本体长13.5米,是国内海洋馆中最长、唯一的;

4、拥有国内海洋馆中最高的圆柱缸;

5、大陆首次引进最先进、屏幕最大(高3米、宽14米)的高科技虚拟海洋生物展示系统。

 

地标打卡之十二:创意产业园




类似北京798的创意园

 

适合文艺小清新拍照的好地方。

 

无美食 不西安

西安美食攻略👇



西安美食推荐




肉夹馍我可以一口气吃三个!麻酱凉皮也是



西安的面食一绝



biangbiang面、擀面皮



长安大排档的西安经典小吃



美食强推餐厅之一:长安大排档

 

触摸历史的西马

 

“青春有很多样子,很庆幸我的青春有奔跑的样子。”

 



汇跑西马的衣服的设计

简洁的线条勾勒出钟楼轮廓

奔腾的骏马展现着马拉松精神

“sound mind sound body”

奔跑回馈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是健康的身心

戴上赛事手环,驰骋古城不难

西马赛事手环价值“千元”,因为它不仅象征着西马选手的身份,更是跑者在西安畅游各大景点的通行证!

众多景点免费游玩或可凭手环购买折扣门票,从古老的人文历史到灿烂的自然风景,西安的必玩之地全部一网打尽!

 

戴上西马手套,向西安示爱

“赛前领左手,赛后领右手。”左手套上,手背印着西马赛事logo,手心则印着“我❤️西安”:轻薄但保暖的材质,特别适合秋季城市路跑的训练,指间设计了触摸功能,用手机记录轨迹与训练状态也不在话下。

  一日地铁卡,西安全城通

作为西北地区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城市,自2011年第一条线路投入使用以来,西安地铁优秀的规划就让古城的公共交通变得极其便利。

自第一次进闸后24小时内可无限次乘坐。所以使用西安地铁一日票搭配西马赛事手环,可以尽情在西安遨游哦!

还有一些其他福利、折扣券,特别是西马“名片”,只有西马选手才可享受,直接打包带走。

戴上赛事手环,穿上参赛服,背上参赛包,化身为西马代言的蓝精灵,走遍西安的大街小巷,留下身为跑者的足迹。




西马地图




跑前领物的大秦文化展台



西马定妆照嘻嘻




西马偶遇的好友:彩虹小姐姐、Summer、叶宇、张老师...




酒店推荐:途客中国酒店


 家庭式酒店给人家的感觉,温馨舒适还带有西安特色;临近城墙和平门,离西马起点永定门也很近,近到比赛7:30开跑我当天早晨7:00才出发。🙈




西马现场

 

碧海丹心系马拉,
桂冠难料落谁家。
园中爷娘争相看,
西城东城尽飞花。
安知汉唐曾发达,
马踏飞燕夜光洒。
拉手并肩齐出发,
松迎八方神雕侠。


西马选手春老 

 

运动是最能体现人积极阳光拼搏的一面,跑步又是运动最普及的项目,愿历史悠久的古城西安,让马拉松迸发出其年轻激情的一面!

10月20日早7:30,西安马拉松发令枪响,跑者们欢呼着如蓝色的浪潮奔涌而出,穿越这座熙熙攘攘千年的十三朝古都,用奔跑感受身旁西安的日新月异。

都说马拉松是最好最快了解一个城市的方式之一,我觉得确实有道理。当马拉松跑者用脚步亲吻脚下土地千年深厚的文脉,用奔跑感受身旁城市的日新月异时;目之所及,是西安这座千年古都的古老与未来。

西马最中国,通过跑过的21公里,抑或是42.195公里的赛道可将城市的气质串联其中,感受最中国的千年历史与文化的根脉哺育着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

 


西马一路边走边拍,开心玩赛✌️

 

为了更好得体验西马古都赛道,欣赏沿途风景,再拍一些美美的照片,这一次比赛我刻意放慢了脚步,用心去体会融入古都的千年历史;一路与同行的好友唠着嗑、拍着照就完成了这次半马。

永宁门、交相辉映的钟鼓楼、大雁塔、小雁塔、大唐不夜城、以及全马终点大明宫......那些只存在于历史书中的名胜古迹,跑过赛道的那一刻,就在我的身边,触手可及的古迹让我感到自己像是直接与历史在对话。肃然、激动的情绪在心中交织,脚下的节奏也随之放缓。

来西安跑步是一种探寻的态度,中国古老的城墙、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唐蕃古道上,蕴含了很多历史的故事。在这些充满人文历史魅力的朝圣道路上,每一个脚步,都是一次与古老和未来的对话。

人人都有一个穿越梦,穿越秦汉,梦回大唐,去与古人对话,去与历史对话。有一种马拉松叫重遇历史,而西安马拉松恰好便符合。中国十三朝古都西安在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不枉千里迢迢赶过来参赛。汇跑赛事组委会的志愿者服务都十分贴心,补给也很充分。赛道文化氛围浓,赛道两旁西安观众热情的加油声从未停下过,这简直是最好的兴奋剂。

感谢组委会,感谢志愿者,感谢西安市民们!无微不至的赛事服务,热情的市民面、带微笑的志愿者、贴心的参赛包 、完备的赛后服务, 无不彰显赛事筹备方的细心周到, 为外地选手提供的住宿延时服务更是做的尽善尽美。如果有机会下次还要报名,再来叩问历史。




赛道照片来自摄影师:米小亚

 

 西马结束后,喜闻很多跑友都成功PB,我也由衷为他们高兴。每一个好成绩的背后,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坚持和汗水;当然和西马沿途热情似火的市民,以及西马当天的好天气都分不开关系。正所谓有时候PB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赛道是一种“地利”,微凉但不暴晒的天气是“天时”,而且西马还有“人和”;那便是跑者们自身对心中理想成绩日复一日的坚持和追求。



 

奔跑吧,西安!唯一阻拦你的只是懒惰的借口,而当你踏上一条永不回头的跑道时,向前的每一步都是在和过去做最好的告别。




西马一路贴心的标语

 

西马赛道一路的标语也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不仅贴心,且十分具有创意。印象最深的一句莫过于“马拉松计时器不是终点,家才是。”看到瞬间感到心头暖暖的。❤️




西马的完赛大毛巾和奖牌




西马奖牌



PW的玩赛,大概跳了10086次




走出去,开放起来,展示自己,超越昨天。

 

西安,这座城市很长,长有13朝都在这里建都;这座城市很宽,包容四海内外;这座城市很方正,走来逛去走不丢;这座城市很远,现代化发展脚步不停歇。

作为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主的国际知名城市,西安的平台载体和对自身的未来定位,举办各类大型赛事是提升城市形象的必要选择。而国标级马拉松赛是最能达到宣传效果,体现办赛能力,展现城市软硬双实力,提升未城市未来发展空间格局的活动之一。

 

技术的进步,让情怀得以落地。科技,是西安发展战略里的重中之重。西马奖牌上光影变化的大明宫,在一块奖牌上呈现,是跑完西马最好的留念。

 

跑西马更像是体验一次历史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亲自穿越到千年古都去触摸历史;西马奖牌将大明宫样式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西马市民和上万跑友们的热情呐喊也给古城西安注入了活力,西马的体验恰好是历史与现代交融,马拉松与旅游结合的很好的案例,个人认为西马是马拉松爱好者都值得去体验一次的赛事。

一场圆满而热闹的马拉松结束了。希望这场西马的成功能让更多人了解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我们的宣传、引导与教育,不应该只是在马拉松赛前这段时间。应多在平时,多在学校教育,甚至多在很多看不见的地方。

只有体育真正融入进教育中,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当整个城市都真心地投入到全民健身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体育运动的时候,西安这座城,才会更加蓬勃向上。

 

古都长安, 王者风范。 

雁塔钟楼, 大唐故园。 

文化名城, 航空航天。 

西马赛事, 众口夸赞。 

天时地利, 美好机缘。 


每一个本地跑友都不陌生,当我们以马拉松的名义,步量西安时

会发现这座城市的别样之美,西马赛事保障细致周到,观赛氛围浓厚热烈,赛道设计充满历史感,有体现城市现代风貌,“西安最中国,来了还想来”。

 

用一场马拉松,爱上一座城,用脚步拥抱西安、拥抱这座步步是历史,处处是文化的千年之城,给你21/42公里, 还你13个王朝的穿越 ,爱上西马,爱上古都西安。




何以解忧,唯有西马。

在赛道上的每一步,你都是踩着十三朝古都的祥云。😉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