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最大摄氧量
跑步训练
.
咕咚跑步签名在路上
阅读 2197297次

timg.jpg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点击右上角的⭐️,即可收藏文章,随时随地阅读

作者:水瓶座的塔塔



之前,有跑者问到间歇跑和最大摄氧量的问题,今天,我们就请@水瓶座的塔塔,跟大家聊一聊。


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consumption, VO2max)是指在人体进行最大强度的运动,当机体出现无力继续支撑接下来的运动时,所能摄入的氧气含量。作为耐力运动员的重要选材依据之一,最大摄氧量 是反映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高水平最大摄氧量是高水平有氧运动能力的基础。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马拉松成绩,那么你需要关注一下自己的最大摄氧量。


大跑量与间歇训练都可以提高跑者的最大摄氧量。前者侧重于氧气提取与利用相关的外部变量,如线粒体和毛细血管的体积和有氧酶的活性;后者侧重于氧气运输的核心变量,如心搏量和心输出量。对有经验、训练过一段时间的运动员来说,训练的强度对提高最大摄氧量就变得尤为重要。


已被证实的一点是,最大摄氧量的提高在训练三周后会出现平台期。每周120公里以上的跑量,最大摄氧量 似乎也没有再进一步的提高,除非增加强度训练。高强度训练(95-100%最大摄氧量)是提高最大摄氧量的最佳刺激方式。而间歇训练中,长间歇(单次3到5分钟)又是最有效的。短间歇(1分钟以内)也可提高最大摄氧量 ,但要保证强度和动态的短休息时间来使耗氧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间歇应该以什么速度来跑?


不管跑的距离是多少,跑者应以最大摄氧量发生时的速度去跑间歇,对于高水平(3000米成绩在10分以内)的运动员来说,大概就是3000米的比赛配速。而对3000米最好成绩在10分钟以上的跑者来说,这个速度应该在1500米和3000米最好成绩配速之间。


常见间歇跑训练:5×1000,6×800,40×200。比如一个3000米可以跑到10:00左右的运动员,他的对应间歇任务应该为:


5×1000米,每个3:20,中间3分到3分20的慢跑恢复;

6×800米,每个2:40,中间2分到2分40的慢跑恢复;

40×200米,每个40秒,中间20秒的慢跑恢复。


虽然最大摄氧量是一个有氧变量,但能使最大摄氧量发生的速度还决定于一部分厌氧代谢,因为这个速度要快于乳酸阈值。当很多运动员和教练告诉我们有氧和无氧之间的关系时,经常会丢掉这一点。虽然有悖常理,但氧气利用的最大速率发生在“也有一部分无氧代谢供能”的时候,换句话说,最快的有氧运动发生于“也有一部分无氧运动参与”的时候。


当间歇距离较短时,很容易开始跑得过快以至后面的训练完不成。然而,每次间歇所用的时间应该是基本相等的。随着能力的提高进步,增加训练强度应该是增加组数或缩短休息时间,而不是越跑越快。除非你下一次的比赛证明你已有了明显的提高,才应当考虑提高间歇速度。


最大摄氧量 与比赛


当运动员比赛时,他们的配速可不是在任意强度的。一定时期内能够维持最大摄氧量 所占的比例,是可预测的。比如,研究表明,受过训练的跑者100%最大摄氧量的速度能维持8到10分钟。


比赛距离越长,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就越低。有天赋、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可以98%到100%的最大摄氧量跑3000米比赛,90%到95%的最大摄氧量跑5000米和80%到85%的最大摄氧量 跑马拉松。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