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公里,用36小时50分钟见证自我!
.
熠熠孤星签名在路上
阅读 87017次


小编按:骑行路上,总有人在不断的挑战自我。我们咕咚的骑行侠@熠熠孤星💎 在完成不间断骑行400公里之后,又一次踏上了海南岛,挑战他的新纪录!这一次,他成功的成为了福建历史上第一位拿到法国PBP1200km资格的选手。




再一次征战海南岛,这次是去挑战不间断骑行600公里,顺便拿下1200公里的资格,成功完赛,用时36小时50分钟。在600公里组选手里,第14个到达终点。


路线如下:


从起点海甸岛的自行家俱乐部出发,经过一段市区,进入G223国道,沿着海南岛东部的大动脉,一路向南,经琼海,万宁奔向三亚,再经由海南岛的中线,走G224国道经五指山,琼中,屯昌返回海口。


首先解答一下很多朋友的疑问,因为有很多朋友询问PBP挑战骑行是什么




巴黎-布雷斯特-巴黎不间断骑行挑战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长距离自行车挑战赛,其英文名为:Paris-Brest-Paris,英文缩写:PBP,中文昵称:怕不怕。始创于1891年。由法国Audax Club Parisien(简称ACP)主办。  
    
1891年,一位名叫Pierre Giffard的法国人只是一个想知道人类是否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巴黎到布莱斯特海港来回的壮举(1200公里)。于是他邀约了一群有着同样梦想的自行车爱好者一起开始了这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他们99位勇士完成这样的挑战(共207人参与)。  
          
从这一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勇士愿意尝试这个挑战。“法国怕不怕”(法国Paris-Brest-Paris)就此拉开序幕。通过这个4年一届的国际挑战赛事法国成立ACP(法国人力自行车俱乐部)自行车协会来管理并持续组织这项挑战赛。 
         
ACP在全球有57个会员国,在中国授权成立的ACP中国分部落地建立了中国不间断骑行组织(ROCN)。从2009年至今,已经在中国20个城市设立了城市中心,包括:成都(总部所在地)、北京、上海、厦门、深圳、西安,宜宾,武汉、海口、福州、青岛、桂林、伊宁、太原、长沙、大理、南京、南昌、焦作、兰州。 
  
如同所有不间断骑行活动,每个人都被要求全程自给自足。参加者需要在PBP举办当年事先完成一系列的不间断骑行活动才可以获得报名资格。这一系列的不间断骑行包括:200公里,300公里,400公里,600公里,时间限制分别为13.5小时,20小时,27小时和40小时。最终挑战为1200公里,限时90小时。 



言归正传,赛前的流程在此不再赘述。4月30日早晨5点起床洗漱完毕,到达起点,早已到来很多车手。车手们主要来自海南,也有部分来自广西,福建,北京,湖南,广东,外籍车手来自美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意大利和日本。200公里组共96人,其中有4名女车手和3名外籍车手,600公里组共47人,其中有2名女车手和2名外籍车手。 




清晨的空气很清新,气温刚刚好,很凉爽。不到7点开始检录,所有车手准备就绪,7点准时发车,天略略有些阴,仅能遮住部分阳光,这样的天气对骑行较为有利,不至于让车手们感到过热。200公里组的选手很容易识别,号码牌为B开头,基本没有背包或者仅有很小的背包,600公里组的选手号码牌为A开头或者自带专属号码,绝大多数车手都背着一个很大的背包。一出发选手们都很兴奋,不管公路车还是山地车,均速都在30+,车队很壮观,浩浩荡荡向远方延伸。经过了6次不同级别PBP的骑行挑战,我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不会在市区过慢骑行,更不会骑的太快,忽快忽慢根本不会让你骑得比别人更快,只会令你过早的疲惫。在拥堵的市区驾驶车辆,加速再刹车怠速,乘坐不舒服,发动机也容易积碳。经过路口层层红绿灯的阻拦隔断,车阵慢慢变得支离破碎,车手们或三三两两,或形单影只。 

一路上身旁的车友不停更换,尽管不存在竞争关系,追逐与超越依然成为主旋律,正如现实中的人生轨迹。太阳不断升起,天空变得越发明亮,气温不断升高,预示着这次600公里不间断骑行注定不会轻松。



和上次400公里挑战的感受类似,海南岛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绿,各种颜色的绿,你能想象的绿在这里都找的到。椰树蓝天白云烈日高温构成了本次挑战的背景元素。都说海南岛东线是东中西三线之中风景最漂亮的,一直以为G223国道靠海岸线,一路可以欣赏椰风海韵,没想到实际上离海很远,欣赏不到壮美的海岸线,也吹不到凉爽的海风,东南逆风倒是吹了一整天,给挑战无形中增加了好多难度。 
     
不间断挑战骑行考验的绝不简简单单是骑手的耐力和体能,更多的是对一名骑行者综合能力的考量。你需要时时规划你的每一阶段行程,需要动用身边所有能调动的资源为已所用,借用部分工作上的概念,就是RM(Resource Management)资源管理能力。一名优秀的骑手会合理安排骑行与休息,会时时掌握自己的身体状态,会根据天气合理进行补水和安排能量供给,会根据实况对一系列骑行方案做出及时调整。总之,一切要在掌控之中,才会做到恢恢乎而游刃有余。 



沿途风景很棒,高大的椰树林随处可见,公路两侧最常见的景致是大片的椰林,前方或侧方附带一片翠绿的植被,高矮一致,说不上是天然还是人工形成。偶有数头黄牛顶着烈日静静地在椰树后方的草地上吃草,热了就躲在树荫下吹风纳凉。四五月份的海南岛已经相当炎热,阳光从头顶上直射下来,恨不得把万物烤为焦土,从车头斜向前观望,可以看到远方的柏油路面上明晃晃的仿佛有一滩水,热浪就在上面不停翻滚。午后的气温不算高,也才33度,地表温度已经远超40度,从路面反射的热气把人包裹得严严实实,稍微停下来就热得透不过气来,只能寄希望于偶尔飘过的白云,遮住些许阳光,让车手有点喘息的机会。由于缺乏经验,没有携带臂套腿套和围巾,两条手臂被晒的通红,火辣辣的疼,好像刚刚掰过红辣椒的指甲一样刺痛。 



G223和G224两条国道,自然环境相当好,公路上随处可见青蛙,田鼠和蛇被碾压的尸骸,也间接反映了作为交通大动脉的繁忙。道路两侧到处种植着各色的花朵,大多为红色黄色和白色,绝大多数并不认识,只有粉色的牵牛花还算熟悉。即使是在山间转弯的公路旁,你也经常可以发现各色人工栽培的花朵,让人不禁耳目一新。花多蝴蝶自然不会少,不记得黄色头盔有多少次被迎面飞来的蝴蝶撞到。蜻蜓成群结队地在路旁飞舞追逐,仿佛在欢迎挑战骑手的到来。 

30号的下午4点开始起风,毒日也被阴云遮蔽,凉风习习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骑行的快乐。这时候,我的低音炮又开始派上用场,跟随音乐的动感节拍,爬坡变得异常轻松。途径村镇,看到五只大摇大摆的灰鹅,悠闲地穿越马路,仿佛回到了充满童趣的孩提时代。又错把两波带着幼崽的黑山羊误会成了野狗,着实让自己紧张了一把。去程爬坡途中,在山体急转弯处碰到一辆正在燃烧的客车,挡住了一半的道路,所有人都早已弃车而逃,两侧上下山的车辆和人流堆积了不止一公里,所有人都躲在远处观望,我就愣愣地靠边快速地摇了过去。 

由于电子路书的错误,过了三亚近10公里我依然没有看到签到点,只能使用手机导航去帮忙,最终得以签到,此时是22点36分,已经骑行了334公里。因为紧接着后面90公里路程之后就是本次600挑战最难的爬坡路段——阿陀岭假设我继续前行,大概会在凌晨3点半到4点开始爬坡,一方面中间路途夜晚补给会很困难,另一方面会在人最疲惫的时候爬坡和下坡,危险的同时可能会造成体能的提前透支,所以我选择了在三亚停留。在短暂的吃饭与休息后,凌晨3点,继续出发,前往下一个签到点——五指山。




海南岛组织的600公里挑战把PBP自给自足的精神贯彻的淋漓尽致,签到点只有一点点水,个别签到点甚至连水也没有,更不用说食物补给,所以习惯了后勤车保障的车手一定会苦不堪言,对于这些我倒是从不担心,因为从来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我一直都是单飞,这并不是缺乏团队精神的体现,这只是一种个人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早晨6点54分,到达五指山签到点,在签到点不远的拉面馆一个人吃了3个人的饭量,把吃早点的路人惊得目瞪口呆。其实这也不奇怪,即便给你一台世界上最好的罗·罗发动机,却不给你提供足够的燃料,你依然无法让它为你提供强大的推力。上午10点左右,天边涌起了无数棉花糖,这种洁白的云朵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四季都很常见,当年孙悟空腾云驾雾所乘的就是这种云。本以为白天会好过些,结果是大错特错。远眺天边,白云朵朵,抬头望天,碧空如洗。强烈的日光从头顶直射下来,让我严重怀疑自己是否会被晒成鱼干。 




下午14点41分,抵达屯昌签到点,几名车手正在伞下乘凉,打算等太阳下山后再继续前进。我可等不及,一刻没有停留就踏上了最后的路途,因为万一路上再有突发状况发生,我的资格赛就可能泡汤。果不其然,在离终点90公里的路边,发生爆胎,应该是碾压到了尖锐的石子所致,拆轮,扒胎,换胎,打气,结果打不进去气,只好又扒胎,换胎,打气,打了260下也才到95PSI,加上休息一共耗费了40分钟。最后的90公里并不轻松,体能上并不是问题,重点在于臀部两块与坐垫接触的地方烧灼般疼痛,猜测应该是磨破了皮,只能尽量往车座后方坐避开伤处,双脚的大拇指也由于长时间压迫,处于半麻木状态。在最后60公里的狂飙冲刺中,真正体会到公路车的轻快以及人类精神力量的强大,临近终点在市区被行者绕的拐来拐去,耽误了些许时间,最终于19点50分抵达海口白沙门终点。

600公里不间断挑战,能量消耗和强度已经完全超越了大铁,只是二者不适合在一起做比较,也使我第一次从心底里对长距离不间断骑行产生了敬畏。未来的路很长,骑行只是我整个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未来我会努力尝试新的挑战,造梦,追梦,圆梦,永不止息。




(本文由咕咚用户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咕咚小编)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