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乎所有跑友,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跑步训练后,都会面临一个内心的冲动,就是参加一些大大小小的马拉松比赛,这也得力于目前国内超火的跑步氛围与超级多的“比赛”。但是普通跑友每周一次或两次的跑团常规活动,单次5KM-8KM-10KM的跑量,够不够资格去挑战半马21km(菜鸟进阶的跑者第一道门槛)?很多人面对该项问题是,当询问到身边老鸟时,都会听到一个特别装逼切高大上的名词---练练LSD训练法。今天,王教练就简单跟大家解析一下所谓LSD训练法,一点都不神秘,且人人适用,以下文章只涉及初级训练及基础理论与训练原理,进阶方法以后会在陆续与大家交流!
1.LSD到底是个什么鬼?
“L”“S”“D”是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即:Long Slow Distance,直译就是“长距离慢跑”。
2.怎样才算Long(长)?
Long(长):个人愚见认为距离在20-35公里,这是距离上长的意思(Long)。但是,每个人的耐力、体能和速度各有差异,如果都按照这么长的距离跨度,并非人人适用(特别是小白级跑友们,看到后就吓飞了)。所以说针对初级跑友来说,在定训练计划时,“长”的定义,我们用时间来定义“长短”更为合适。慢跑的“时间长”比“距离长”更有参考价值!
3.那怎么选择时间长的训练?
以及同距离的等比关系呢?⑴ 级跑者、减肥者的目标可以慢跑一小时左右,每周一到两次。⑵ 以10K、半马赛事为追求目标的初级跑者,可以慢跑1.5-2小时左右,每周一次。(进行1.5-2小时LSD训练两个月后,耐力基础已初具规模,参加10K或者半马比赛应该能顺利完赛。)⑶ 已经跨过初级阶段、以半马-全程比赛为目标的业余跑者,LSD慢跑时间可进一步延长,最好每次达到2-3.5小时。(进阶级)注意,当你的耐力基础尚未建立起来之前,应把注意力关注在“我能坚持多长时间”(速度慢点没关系)。不要太在意你跑了多长距离,特别是不必与高手横向比较跑的里程数字(距离,配速,时间等)。
4.Slow(慢)到底又是什么鬼?到底要多慢?
Slow(慢):对,一定要慢,必须的。那么,要多慢才是合适的“慢”呢?主流观点认为LSD慢跑时的心率在跑者最高心率的70%-85%左右(通常用这个公式估算最高心率:220-自己的年龄)。心率测算可通过心率带,专业运动手表(推荐佳明225,此处为广告植入!哈哈)如果你不方便测量心率的话,可以参考这样一个经验数据:大约比你的10K最好成绩配速慢1分钟。比如你的10K最好成绩是50分钟,即配速5公里/分,那么LSD配速就用6公里/分(若跑到最后仍有力,稍快一点也无妨)。还有一个判断方法是,按照能一边跑一边简单说话,唱歌,交谈不喘气的速度就可以了。 PS:“慢”的意义何在?而LSD“慢”跑的训练意义就在于,它能够培养身体燃烧脂肪的习惯,让脂肪成为运动能量的强大来源。通过反复、长时间的慢跑训练,身体就会逐步提高脂肪代谢率,适应脂肪供能,你便能在长时间运动时轻松获得能量。这其中涉及到血液循环系统和肌肉细胞的一些微小变化,不详述。简单地说,是人体适应训练刺激的结果。
5.LSD要与速度训练结合!
涉及进阶:对比赛成绩有所追求的跑友,切记不要只一味练习LSD!虽然LSD比较舒服不那么累,但可别“慢”上瘾,记住训练是要有变化的,不能每次都以LSD来要求自己。如果“慢”跑上瘾了,你的身体也会记住Slow(慢)的速度感觉。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小伙伴,虽然跑步有几个月了,但是并能没有什么速度的提升,而部分有减肥塑形计划的,却发现已经跑了一段时间,但是体重却没有一点点变化的原因!要将更多的交叉训练加入到训练计划中了。
附图一张,简单粗暴的解释一下跑步中能量来源,便于小白选手们参考,以及对慢跑的理解!谢谢大家!
(咕咚用户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咕咚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