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马拉松起源
每个人都能成为跑者,但不是每个跑者都能跑马拉松。近年来,国内外马拉松赛事呈井喷式发展,热度空前。而伴随着赛事的增加,参加马拉松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长,越来越多的跑者将完成一场马拉松作为目标。
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公元前490年,波斯欲吞并希腊,希腊士兵英勇抵抗,最终击退了波斯侵略者,获得胜利。为了迅速把胜利的消息传送到雅典城,统帅派了一个名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去报信,这位士兵一个劲地跑,当他到达雅典时已经精疲力竭,传达了胜利的消息后便去世了。为了纪念这一事件,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采纳了历史学家布莱尔的建议,以这一史事设立一个长跑比赛项目,并定名为“马拉松”。
1896年首届奥运会后,马拉松赛开始在世界各地广泛举行。1897年3月15日,美国举办了第一届波士顿马拉松赛,这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马拉松赛。中国史上有记录的第一届马拉松比赛于1910年11月17日在南京举办,比赛的赛道位于南京与镇江之间。
全马距离为什么是42.195KM
相信很多跑友们会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其实从首届奥运会到1908年第四届伦敦奥运会前,马拉松赛的距离都是40.2公里,这是当年菲迪皮茨为报信所跑的距离。此后十几年,马拉松比赛的距离也一直保持在40公里左右。直到1908年第4届奥运会在伦敦举办,为方便英国王室人员观赛,特意将马拉松起点设在温莎宫的阳台下,到终点奥林匹克运动场的距离经丈量折合为42.195公里。此后国际田联也沿用了这个距离,并确定为马拉松跑的标准距离。
二. 马拉松术语
所谓的马拉松术语,是指存在在马拉松训练或比赛中一些行话。作为一名马拉松跑者,一定程度上了解这些常用的术语知识,可以让你显得更加专业。
抽签
由于马拉松比赛实际报名人数远远超过了比赛限定人数,这时就需要采用抽签制确定参赛名额,目前大部分采用抽签制的马拉松赛事基本都是拼运气。每次中签结果公布的时候,有些跑友因为中签很兴奋,而有些跑友却因为没有中签而失落。
撞墙
撞墙是指在跑马拉松过程中遇上了跑步的极限点,身体器官机能产生了暂时的失调,感觉无法再前进。造成撞墙的原因极其复杂,除了涉及能量代谢,还涉及神经的保护性抑制、中枢疲劳、肌肉的兴奋收缩等多种变化机制。
关门
马拉松比赛除了终点的关门时间,也有不同分段的关门时间。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参赛选手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地点的话,那这名选手就会被拒之门外,无法继续参加比赛。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关门时间指的是枪时,而并非是净时。
330/430
当你第一次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全马成绩是330或者是430的时候,你是否一头雾水呢?是否当成了330分钟或430分钟呢?其实这只是对于马拉松成绩的简称而已。比如你跑完全程马拉松用时四个半小时,那么你的成绩就是430,三个半小时就是330,2小时40分就是240。
Sub300
对于每一个热爱马拉松的跑者来说,跑马成绩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往往将自己期望的成绩作为核心目标,来激励自己平时的训练。于是,就诞生了Sub X的说法。比如,全程马拉松你想跑进3小时,那么就是Sub3或者Sub 300。
PB
人们常说的PB,其实是英文词组Personal Best的缩写,即个人最好成绩。刷新自己的PB,相信是每一个跑友都会追求的小目标。对于很多跑友来说,没有什么比创造PB更让人开心的了。
PW
与PB正好相反,PW是英文词组Personal Worst的缩写,即个人最差成绩。也就是说,在一场比赛中,你跑是跑完了但是成绩是最差的一次。其实即使你跑出了PW,也没必要沮丧失落,找出原因下次继续努力就可以。
SB
马拉松成绩中说指的SB,是英文词组Season Best的缩写,即赛季最好成绩,对于普通跑者来说,每年可能会参加很多比赛,那么在这一年中的最好成绩就可以称作为SB,一般都有一定的时限。
净成绩/枪时成绩
现在基本所有的马拉松赛事方都会给参赛者提供记时芯片,而净成绩指的就是芯片所记录的成绩,也是最终的比赛成绩。鸣枪时的枪时成绩一般都比净成绩时间长,因为比赛参加人数过多,通过起点线总有先后,一些大型比赛从第一位过起点到最后一位经过,可能会长达半小时。
霸王跑
霸王跑是指一些因为没报上名,在比赛当天强行混进人群参赛的人。他们没有号码牌,没有计时芯片,自然也没有成绩。他们并不受组委会的安全保障,这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
BQ
相信跑马拉松的朋友们,都可能听过BQ这一说。那么BQ到底指的是什么呢?BQ其实是英文词组Boston Qualify的缩写,即波士顿马拉松报名门槛。举世闻名的波士顿马拉松因其极为严格的报名门槛,成为全世界很多跑步爱好者心中的向往。
除了赞助商和慈善名额,只有达到BQ成绩门槛的跑者才能参加这个殿堂级的马拉松。BQ按照性别年龄划分,比如18-34周岁的需要达到3小时05分(男性)、3小时35分(女性),完成该成绩要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几年前跑出的不算。同时,上述的比赛是波马组委会认可的资格赛事,而非资格赛需要组委会额外审核。
WMM
WMM是World Marathon Majors的缩写,即世界马拉松系列赛,这六场比赛代表了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马拉松运动的最高水准,它们分别是波士顿马拉松、伦敦马拉松、柏林马拉松、芝加哥马拉松、纽约马拉松和东京马拉松。
WMC
WMC是World Marathon Challenge的缩写,即世界马拉松挑战赛,有人也叫它为“777挑战”:即用7天时间,在世界的7个大洲,完成7场全程马拉松。也就是168个小时内,你要马不停蹄换乘飞机到达世界7个大洲的某地,然后在关门时间内跑完一场全程马拉松,7场下来总计29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