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3年,他开始画画;
2012年,加入晨跑行列;
2013年,在他的脚下,“绘画”和“行走”两者发生了奇妙的关系。
@杨千行走计划 真名杨千,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在美国学习生活了17年,是一位具有国际文化视野、思想敏锐的艺术家。长期以来,他始终致力于艺术媒介和语言的拓展和创新,发明了多种多样的观念艺术新样式。他的纸屑集成系列、网络互动系列、活动绘画装置和双重绘画为他在中国当代艺术界赢得了广泛的声誉。行走绘画是他在艺术探索之路上开创的新里程。
什么是行走绘画?这是一种利用GPS定位和成像技术,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观念艺术样式。这可以说是杨千一项新的艺术发明,并且被他命名为“行走绘画”(Walking painting)。
在2012年时@杨千行走计划 曾和朋友一起加入晨练的行列,并相互督促。后来经朋友推荐,开始用咕咚来记录自己的运动数据。真正用它来做创作是在2013年,这些年他走出来的图像成百上千。
“打开咕咚app时,随着我的行走轨迹,在大地上画图。我会边走边看手机屏幕上的线条轨迹,然后根据所需图像向左向右或者直行以获得我所要的图像。当我不需要留下轨迹时我就按暂停键,等到我想要画图时再按继续键继续作画。”于是,在他的脚下,五线谱、山水花鸟、小提琴、蜡烛、飞机等等图像作品出炉了。
而在所有作品中,最难的是人物,“不但要掌握咕咚app的功能,还要有素描基础,知道比例并且有从人的任何地方开始作画的能力。”在无法进入的政治空间,他完整环绕一周,比如紫禁城;在高楼鳞次栉比的发达都市中,他走出了山水;在发生灾难的地带,他走出了烛光;法国阿尔田野、巴黎郊外……也都留下了杨千的足迹和作品。
为了创作,杨千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运动,他把这称为以艺术创作为目的去锻炼。他以画图的复杂度和所花的时间来决定他的运动量,多时每天会走上十公里以上。
咕咚给了他一个全新的创作方式,这种意义远大于单纯的用“脚”或用“手”创作。“咕咚的出现,不仅带给大众一个更好的锻炼交流平台,也给我提供了在大地上作画的技术支持,使我的创作在体量和作品尺度上(与手绘相比)更为宏观和更具有独创性,使这种新艺术形式跟行为艺术、大地艺术以及绘画、影像都发生关系。就像一个新工具或媒介的出现一样,它会给历史留下更珍贵的财富。”
而对于行走绘画,@杨千行走计划 还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能够和成百上千的学生或社会个阶层人士一起在大地上作画。让人人都变成艺术家,创作出更大更有创意的作品。
当跑步不仅仅是跑步,当生活添上艺术的光辉,于是世界有了更多色彩和美丽,于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运动让我的身心都获得了难以估量的价值和意义!让我的身体更好,心情更愉悦!艺术更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