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咕咚小党给的这次阿野全地形评测机会,很抱歉,这一次评测报告因为各种原因迟到了。不过,随着时间跨度的增加,我对阿野全地形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希望这次评测报告能够给予大家最直观的感受和参考。
首先,介绍一下阿野的历史:没有历史,全新品牌!难以想象,一个从无到有的品牌,第一双上市的鞋子竟然是跑鞋,而且是全地形跑鞋。好吧,这就是阿野的自信!
开箱
开箱平淡无奇,因为有过评测经验,所以之前就肯定在未来半个月以内会有一个惊喜等着我,不过这个惊喜来的有点快,一周内就收到了鞋子。让我感动的是,鞋码没有错,难过的是颜色却不是我想要的......
好在阿野本身颜值够高,对于所有颜色跑鞋都已经收藏完毕的我来说,还能接受蓝色跑鞋,无疑已经是另一个挑战了。对此,感谢阿野。先看外观......
外观
从外观上看,全地形必须要越野性能,所以阿野鞋底给人很厚重的感觉。不过从整体上看,并不会,主要是因为鞋面的设计较为轻巧,抵消鞋底厚实的沉重感。鞋子的整体质量没有想象中那么重,可以计入正常类。人体肋骨型中底设计给人以新颖的感觉,能不能加分,还得看实际中跑步的感受。
穿阿野跑了5次,四次10公里,一次5公里,时间跨度将近一个月。十公里硬地,35公里柏油路。没有山地和橡胶跑道,不过我认为这已经足够了,山地和橡胶让别的评测者去测吧。
缓震与支撑
45公里跑步的感受中说出阿野的缓冲和支撑性能有点困难,从第一次硬地跑左脚踝疼痛到后来几次正常跑步,阿野在常规马拉松跑道上可以说至少能延续一小时正常体重的脚底反弹。由于本次评测时间跨度长短不同,对于跑鞋休整的时间跨度也有所不同,整体感受中,每次跑步的踩地缓冲性能都能很稳定,虽然没有传说中明显的踩屎感,却能全程感受脚底的缓冲,我想这也是阿野作为长距离跑鞋的一个良心设计了。
说到支撑性,就不得不说阿野独特的设计主题:支撑全身,保护重要器官的肋骨共有12对,左右对称排列。设计师将肋骨的这一构造应用于鞋底,使鞋底在保持横向平衡、防止由一边向另一边倾斜的同时,吸收震荡,增强行走的动力。
鞋底构架:Rebone构架:
1面层:保持鞋型,吸收最初地面震荡。(材质:phylon)
2中层:循环交叉肋骨架构提供强大的承载力和弹力,其中架空层能有效地配合使用者的行走方式,并促进震荡的吸收。(材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
3内底:吸收来自地面的二次震荡。(材质:phylon)
4大底:摈弃不必要的冗余部分,同时采用防止鞋底打滑和反复磨合的图案,优化和减轻了整鞋质量。(材质:橡胶)
总结
从整体来说:阿野全地形跑鞋,虽然是新的品牌,新的设计,但是已经在为契合现代人的生活而努力了。作为一个业余跑步爱好者,经济角度,一双跑鞋能适应全地形——省钱了;其次,选择性角度,没有必要再为各种比赛穿什么鞋子而烦恼了;第三,这双鞋子颜值真的太高了。
从性能来说:阿野全地形跑鞋,在公路和硬地表现出了柔和和硬朗的双重性格,缓冲和支撑性能中规中矩,不卑不亢,持久缓冲与反弹支持长距离奔跑的诉求;由于考虑了鞋面越野防水性能,透气性虽不如公路跑鞋呼呼生风,却符合整体透气与部分保温效能。保护跑步者的双脚和脚踝的稳定。
最后,再次为迟到的评测报告而致歉!希望本评测报告能帮助一些朋友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