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鞠惠东,今年23岁,来自风筝之都山东潍坊,是一名大四的在校生。我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球类,游泳,书法竞技游戏等等,但我最热爱的,还是健身。
刚上高中的时候,我参加了第一次校运动会,由于从小运动能力就不错,所以比赛成绩还算优秀,参加完比赛就被田径教练拉去加入了田径队,经过三年的训练,考入了吉林大学运动训练专业。
原本以为大学是我运动生涯的又一个新开始,没想到,与高中紧张忙碌的训练学习环境截然不同,大学里自由而宽松的氛围让我逐渐开始有了惰性。
没有老师时刻督促,也没有教练随时叮咛,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变得越来越懒散,逃课,熬夜,打游戏,这些坏习惯接踵而来,身体也慢慢的出现亚健康症状。虽然那个时候我就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但却一直没能下狠心去改掉它们。
直到有一次,走在校园里遇到一群发传单的人,我随手接了一张,才发现是健身房的宣传海报。随后那位小哥就开始跟我介绍,询问我有没有健身的兴趣。
就在我犹豫的当口,小哥说:‘你想拥有像我一样的手臂吗?’然后就在我面前摆起造型来,我一时觉得好笑,就说道:“带我去看看吧。”
感谢那位传单小哥,也感谢我随口的一句”去看看吧”,因为这一看,才打开了我的健身之门。
刚开始去健身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器械,还有摆弄各种奇怪姿势的壮汉,到处都充满了荷尔蒙的气息。
“嘿兄弟,这真不错。”我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然后转了一圈,就这样办了人生中第一张健身卡。
因为我是田径出身,体能以及身体灵活性,柔韧性等等都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可能并不像大部分新手一样,把所有器械过一遍然后跑步打卡结束。
我会选择在室内跑道或者多功能训练区进行一些功能训练,慢慢的,我的心肺功能有了很大的恢复。
但是单一的体能训练让我觉得很枯燥,渐渐的我又把目光瞄准到了无氧区,但是看到那些大块头们我又胆怯的不敢靠近。
终于有一天,我说服了自己走过去,拿起了一只5公斤的哑铃,跟着我印象里一个手握哑铃手臂屈伸的动作,试着做了起来。不过做了一会儿肩膀就酸了,我就悻悻然放下了。
回家的路上我想了一想,大概是因为缺乏训练的技巧和知识,让我不能get到力量训练的门道。于是到家后我就打开淘宝搜索健身指南,最后选择了《阿诺德健身丛书》。这本书也算是我的启蒙老师。
两天后书就到了,我迫不及待的拆开包装开始阅读起来。书的封面是阿诺德 施瓦辛格,一个充满了古典美的男人,像是古希腊的雕塑一般,看到他时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想成为他。
很多人开始健身训练的时候,都是从模仿动作开始,我也是其中之一,在书上知道了很多训练动作,就开心的跑到健身房去模仿出来,也慢慢的了解到训练时要分化肌肉部位去进行孤立训练,分组进行,分次数,抗阻力训练等等。
时间一点点的累积,我也有了肉眼可见的进步,然而沾沾自喜的同时,我却没有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我的体态在慢慢的不正常!
很多人刚开始训练的时候,通常会在杠铃上加很大的重量,使出吃奶的力气用各种方式将铁块举起来,然后突然再将杠铃重重的丢在地上。这绝不是健身!这是有勇无谋。
说到这里,我想感谢我的第一个教练,是他及时的发现了我的问题,帮助我慢慢的调整体态,也为我的健身道路指明了方向。
其实学习健身并需要像研究学术一样必须攻读到博士学位,但是它又不像骑自行车那样可以自然而然的掌握。对于新手来说,健身中的词汇简直就像是一门外语:金字塔训练,负功训练,顶峰收缩,泵感,分化训练,你需要学习阻力训练的众多不同因素,还要掌握如何科学的饮食。
最重要的是,在数以百计的常规动作和各种变式动作中,如何摸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训练体系。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积累。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句话:
任何事情,只要我选择去做,就能够成功,我相信这一点,因为我懂得想要获得就需要牺牲,努力,坚持,并逐渐地克服障碍。
————阿诺德 施瓦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