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某程序员被前妻逼死的新闻被大量转发,人们普遍都对这个事件表达了痛心和愤怒。新闻当中,有个疑点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位程序员是一位公司创始人、创业者。一般来说,创业者的内心非常强大,智商和情商普遍不低。需要处理公司业务、管理团队、平衡各种各样的关系。就算遇到再大的挫折,也应该比一般人有更好的承受能力和处理机制。
因为受到威胁,就选择了自杀,这实在不符合一位创业者的人设。有心理专家分析,事故的主人公有很大概率下,心理处于不健康状态。医学上叫“重度抑郁”。一时调节不过来,选择了这样一条不归路。
人在什么时候会抑郁?不要以为抑郁离你很遥远,高房价、工作压力、失恋、人际关系无法妥善处理等等,都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严重打击。处理不好很容易形成抑郁感受,甚至会发展成抑郁症。研究表明,85%以上的自杀行为都由抑郁症导致。
“企业咕咚”对平台上8734家互联网公司,涵盖大约80万人的运动健康数据进行了分析(按照职位划分),结果如下:
互联网行业各岗位运动/睡眠数据分析
80万人的样本归属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厦门等12个城市的互联网从业者。从上表可以看出,“开发工程师”也就是俗称的“程序员”,是运动量最少、睡眠时间最短的岗位。在普遍的职业印象当中,程序员当仁不让属于“和他人接触频次最少、伏案工作时间最长”的岗位。
为了进一步了解“程序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企业咕咚随机抽取了10,000名用户进行进一步的问卷调查,他们年龄在30~40岁,都是开发工程师,也就是俗称“程序员”的职位。该问卷主要从婚姻、职业满意度,以及抑郁倾向入手。数据反馈令人不寒而栗。
30~40岁程序员婚姻职业及心理健康程度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仅有3成被调查者对婚姻满意,高达8成对自己的职业感到忧虑。更恐怖的是,近6成的程序员都曾有过自杀的想法!
北京一位著名互联网公司的35岁程序员小Z接受企业咕咚电话采访时表示:他经常加班到深夜一两点,感觉自己看不到职业前景,工作和“搬砖”一样,很容易被刚毕业的应届生取代,;而且上有老下有小,结婚5年,在北京无房,经常和老婆吵架,“常常冒出这样的念头:倒不如死了干脆、一了百了”。和高达近8成的职业焦虑相比,离职意愿却仅仅只有12%,针对这个情况小Z表示:“30多岁了,出去换什么工作?有本事的早创业了。”
心理专家表示:小Z这种情况已属于轻度抑郁,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要进入正常的诊疗过程,否则有很大几率加重。
这样的调查结果,谁的心情都是低落的。
能给到广大互联网从业者特别是程序员的建议是,每天坚持运动半小时以上,抑郁情绪就会有明显的降低。这里的运动是指“专门花时间去运动”。例如跑步,步频要控制在每分钟大于110步,坚持至少半小时,加上合理的跑前热身和跑后拉伸,对于缓解心理压力、精神紧张有很重要的作用。除了运动,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睡眠也对互联网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改善有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