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乌贼丨不只想跑的更快,想跑个痛快
跑者故事
.
沈乌贼签名在路上
阅读 129905次



“我爱跑步时的自己,胜过爱热闹的人群。”

“曾经喜欢的一切,全部被推翻再重建,不可避免的要丧一下。”


-前言




“马拉松对你的生活有什么改变?”


很多话,我们都知道前半句,然后选择忽略了后半句,我们常说多个朋友多条路,马拉松自带的社交属性,让我们这些马拉松赛道常客,到处都是路。


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朋友不迷路,如果我身边有哪位朋友是我觉得肯定不会迷路的,大概就是老赵了,原因多半是介绍老赵的时候。


身边的朋友开场白总是默契的统一,你看看他的公众号写的文章,特别赞,特别有才华。


具体有多赞呢,这么说吧,就跟火锅一样,有趣又真实。


比如刚落地重庆,老赵作为全国首个备战2020年无锡马拉松的跑者-就开着自己的中舵、六轮、敞篷车带着两个美女来接我。




到了重庆,不可避免的就是吃火锅,被问过太多次:


“火锅有那么好吃吗,你就这么爱吃火锅。”


给出的解释都是:“吃火锅比较省事,大家自己照顾自己,你不用去担心场面会冷场,不会尴尬。”


于是,火锅吃成了爱好,也在一次次吃火锅的时候,有那么一个瞬间,突然一切都变味了。


比如说,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人,在某些事情上极端勤奋,这些事情通常是你的热爱和爱好。


而另外一些事情上,极端懒惰,这些事包括,钻进一个什么圈子,去一个什么聚会,或者跟不熟悉的人解释自己。


吃火锅仿佛是跟吃桌餐不同的属性,吃桌餐的时候,我们推杯换盏,带着目的性去交往,不是不行,只是生理性排斥,很容易尴尬。


而火锅不是,起码锅总是沸腾的,催促着你去多吃菜少说话。


如果有一天,爱好变成了应酬,多尴尬,不是吗。





“走江湖跑码头,出门肩膀齐。”


你为什么喜欢运动,跑步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答案。


对我来说,吸引我的是这个运动圈子本身,大家见面和遇见,是因为跑步这件爱好本身。


因为共同的爱好,遇见了一些伙伴,平时交流很少,各自在自己的生活轨迹里努力,当突然某场比赛偶遇到,发现各自都还是老样子,或者说又变得不一样了。


然后这个圈子的惊喜是什么,是有一天你加了一个朋友微信,在他发的朋友圈下面点了个赞,结果发现另个朋友怎么也在。


这是惊喜。


跟海哥的认识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哈尔滨马拉松做400官方配速员,做完以后彼此加了微信,突然有一天发现巍神点了个赞,问巍神,你跟海哥也认识啊。


“吹牛逼呢,我做过多少次400兔子了,认识不是很正常吗,老杨很靠谱的。”


靠谱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


我们一起吃饭,吃完饭散掉以后,我一个重庆的朋友对老杨赞不绝口。


“你看看人家,明明实力出众,还一点都不表现的自己很能跑。”


“为什么这么说?”


“你看嘛,他都没有把自己打扮的一眼看上去就是个跑马拉松的,多么低调。”


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这个重庆不愿意露脸的朋友继续念叨着。


“你莫笑,我说的都是实话,有啥子好笑嘛,我就好想不明白,有些人跑的还没得我快,恨不得让全大街的人都知道他是来跑马拉松的。”




可能是没有很仪式感的在赛前吃火锅,重庆马拉松整个的赛前心情就是“丧”


可能是吃饭的时候,海哥说,重庆的赛道很好跑,你看嘛,重庆明天的天气也很巴适,非常适合PB。


那时候就听着以后,回想到重庆之前自己的训练,不管是周三的自检还是最近跑步的体感,都觉得在重庆跑一个310-315以内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毕竟,对于运动这件事,往日的训练是比赛当天信心满满的来源。


但,丧的是,无锡马拉松结束以后,周一去泳池游泳,游完泳以后忘了带毛巾,周二就意料之中的感冒。


感冒直到周六晚上,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在回到酒店以后开始加重。


大概就是一种,万事俱备,天空刮来西北风。


丧的是,很早以前就跟拐哥商量重庆冲一下PB,把重庆作为一次PB赛事来跑。



一切都准备好以后,突然发现身体的感冒让原本的目标出现了模糊,整个人丧到骨子里。


拐哥最后说,感冒如果引起发烧的话,还是不要跑的好,心肌炎不是开玩笑的。


我说,好的好的,我会看身体情况的,放心吧。


晚上睡觉之前,依然不死心的打开了配速计算器,略带执念的看了一个数字,如果按照原定的310目标,我应该在多少公里跑到30公里,记在了心里。


“21505”



想要310完赛,得在2小时15分05秒,抵达30公里。




不知道你们关于比赛的经验和跑马时的胡思乱想都是怎么获取的,对我来说,是看了各种伙伴们的赛记来获取的。


看了王瑟的破三超补的做法,于是赛前出发前,就拿出自己的SIS能量胶,进行了赛前半小时的吃糖补给。



看了特维斯的北马席地而坐蓄力大法,于是早早抵达赛场后,坐在了地下,裹好雨衣开始蓄力。



毕竟,作为一个跑者,当意识到身体已经出现了缺陷的时候,就是时候动用脑子的力量来弥补了。


这些做法平时我是完全不会使用的,毕竟上沪著名跑者夏文杰说过,我们跑的快的人,是不能有脑子的,是个累赘。


时间就在我蹲在地下抱着自己发呆的时间里,一分一秒的度过,直到国歌的响起,所有跑者都肃穆的跟着唱了起来。


唱完国歌以后,随着主持人倒数54321的时间,我的脑子只剩一个念头,确切的说是一串数字。


“21505”




 

我们身边有太多跑者被人说烟雾弹,大家赛前都是小心翼翼的说着,完赛就好。


可几乎大部分说着完赛就好的人,在枪响以后,都变成了,干就是了。


我很烦烟雾弹,这种反感主要取决于从小培养,就是那种班级里明明学习好到要命的人,考完试问他考的怎么样,他说,及格就行。


你说,好巧啊,我也是。


结果满分100分,他拿98分,你拿61分。


很丧的是,我也做了这样的人,赛前认真的回复了朋友的安慰,我说,也不知道自己明天会怎么样,顶到哪里算哪里吧。




“顶到哪里算哪里。”是自己对少爷说的。

“210505”是自己在脑袋里对自己说的。

“我比较担心你30k后的12k。”是我的云教练拐哥跟我嘱托的。


枪响以后的自己,是脑子一片空白的,等反应过来脱掉雨衣时,是身体微微发汗,雨衣黏在身上,抬头看到了3公里的指示牌。


等到手表第一次震动,自己盯着手表的配速看的时候,是发现自己身边的配速员挂着300的标志。



“如果按照这个配速跑下去,以我现在的能力,会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那是跑到10k看到计时器显示数字时候,自己脑子里第一次回归了正常的反应。


“醒醒,这可是42公里的马拉松,必须要降速了。”





重庆马拉松有一句标语是“重马没有坡,妹儿特别多。”


这句话可以说是诠释的非常好,重庆马拉松的赛道类似于上海马拉松22-38k那段路,是个大的折返。


这样的折返的跑道有几个优势,第一就是你可以跟迎面跑来的熟悉跑者打招呼,彼此鼓励。


第二个就是,你可以提早的看到你后半程要跑过的路,做到心里有数。


于是从11公里开始,就进行了主动降速,看着300兔子逐渐从眼前远离。


盯着手表把配速从415附近往430附近压。


道理是简单,但是在重庆跑马的时候前半程压速度其实比提速度更难,因为你身边的跑者群体会不由自主的把你节奏带快。


再一个,重庆并不是如传言那样说的,没有坡儿,而是有不同的路段有缓下坡。


在一边跑着去程的缓下坡,扭头向左看,心里就明白,现在跑的每一个缓下坡,就是返程时候的缓上坡。


那还怎么敢压速度,只能顺着节奏去跑,不刻意的控制好了。


毕竟,心里有着很天真的执念,只要在“21505”之前抵达30k,剩下的12k按照500顶住就算超额完成自己的预期了。


 


跑马拉松久了以后,我们都逐渐有个默契,叫做“提前补给”。


提前补给能量胶,提前补给盐丸,因为身体反馈是有延迟性的,跑马的时候等到身体告诉你缺什么的时候。


那时候,可能就是来不及的时候。


当跑过半程,手表震动显示总时间1小时30分左右的时候,心里就知道来不及了。


跑快了,崩了。



当发现身体顺风顺水的时候,一切都很顺利,当身体开始出现崩溃的时候。


就想多比诺骨牌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推倒。


感冒引起的心率过高,导致喉咙里像是有个东西卡着,忍不住一边顶着速度,一边干呕。


然后不得不被动降速。


别人问马拉松的魅力是什么,我想,在那个瞬间对我来说是两个字


“跟风。”


最开始跑步,是因为看到了别人在跑,于是跟风。


跑的久了,逐渐认识了更多“严肃跑者”,看到了他们对运动的热爱,于是我开始跟着热爱,跟着信仰。


生活里很多的事情,巧的像是电影里拍的剧本一样。


正在跑的第一次崩溃的时候,扭头看到赛道左侧折返的陈龙,他带着墨镜,也是低头顶着在跑,感觉并不轻松。


那时候,跟自己说,原来,大家都是一样的感受。


就突然有一种,看到别人也是一样的难受,我就放心了,那就继续吧。



心里唯一记得的那串数字,21505,在手表显示21123,计时毯显示21450的时候,一下子完成了和解。


然后脑子里出现了云教练“我啊,担心你30k后的那个12k。”

 




最后的12k,直到我在这里噼里啪啦打字的时候,我都记不太清我到底是怎么跑完的。


赛后朋友说,我们迎面看到你,喊你,你要么闭着眼睛,要么盯着天空,没有一点反应。



“怎么一公里会这么长。”


“我再也不想跑马拉松了。”


“不能停下来,停下来就肯定不会再跑起来了。”



因为感冒,身体开始忽冷忽热,冷的时候就跑一会热起来,热的时候就路过补给站拿矿泉水给身上浇一下。


耳朵里听到了熟悉的朋友喊自己名字,就下意识的聚起来挥舞回应一下。


 



韩寒的飞驰人生里,有一句话是沈腾回应的台词


“我不是想赢,我只是不想输。”


跑步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不是为了战胜遥不可及的对手,而是从不断的努力和失败中重新站起来,发现自我,超越自我,成为那个更加强大的自己。


然后感谢自己,自我感动。


当麻木一样冲过终点,按停手表,看着数据一点点从颂拓导入到咕咚里。


咕咚软件浮现两张图。



第一次,一瞬间眼泪控制不住就开始流。


本来多么沉浸在自己世界的画面不是吗。


“诶,你是沈乌贼吗,能合个影吗~”


“Emmm,嗯,好”


“肯定PB了吧,看你都哭了。”


“隐形眼镜带太久了。”

 



跑步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想好像答案只有当你出发了,才找得到,对自己来说,或许就是跟风。


跟着疯。

跟着野,跟着热爱,跟着信仰。


直到,跟上风。


我想,你如果也跑马拉松的话,或许也有这么一个经历,没有什么比自己付出得到肯定更好的事情了。


这个道理谁都懂,按道理,这个过程是多么开心的一个过程,不应该丧啊。


直到,赛后结束一起吃饭时,一个摄影师朋友正在吃饭的时候,接了个电话,挂了电话以后,他开始手忙脚乱起来。


我们问,怎么啦?


他说,有跑友打电话来,说APP上我拍的他的照片带水印,问我要原图呢。


“难道不能自己花点钱,买一下吗?”


“嘿嘿,没事。”



是为丧记。


感谢赛道上所有好友的加油。


感谢文中所有配图的摄影师,Seven,一路向东,cool,木木,无由。


WechatIMG11126.jpeg


“我们跑马,恨不得让全大街人都知道我们是跑马拉松的人。”


“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我想,是不是,有那么几个瞬间,我们也该让别人知道,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那样,真的很酷。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私信联系我。我会尽快处理,感谢理解。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