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我39岁,整个人体态臃肿、尽显疲态,精神和身体状态日渐下滑。
体检结果除了颈椎和肥胖有点问题,其他指标都还算正常,医生告诉我需要加强锻炼了。
度娘到跑步是最方便也最廉价的解决办法,所以那年初夏的某天清晨,我稀里糊涂穿个运动鞋就跑出去了。并不指望有多少收获,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现在想起来,才知道当时的自己在跑步面前是多么的稚嫩和无知。
依稀记得那天起了个大早,在清晨幽静的田间小道上,身单影只,心里感觉非常孤独和悲凉,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运用软件,也不知道自己跑了多远,只觉得自己把这一个月的体力都在这天早上走完了。
虽然跑得艰难,但还是坚持跑下来了,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我从小生活的田园,空气是如此之香甜纯净,清晨的和风旭阳是如此的美妙令人神往,甚至连那天的早饭都吃得特别香,见到的所有人似乎都在对我点头微笑,这种感觉真好。
后来,不知道是爱上那一早的田园风光,还是留恋那天清晨空气和早饭的味道,总之,对于跑步一发而不可收拾。
从开始一个人孤独的奔跑,我逐渐认识了一些跑友,先后也加入了一些跑团。
2016年,我参加了优悦李宁10公里路跑联赛(上海站),当天有超过6000名来自各个领域的跑友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活力开跑,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参加正规的赛事,也是在魔都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与跑友在赛道上一同奔跑带来的活力和激情。最终我以48分34秒,总排名523名的成绩安全完赛,即用人生的第一个10公里证明了我自己,但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赛后,自己真正下定决心要将跑步这项运动进行到底。和团里几位资深跑友聊天得知,团里有很多人都参加过半马或者全马比赛,甚至有不少人在四小时内就可以全马完赛!还有大神只需三个半小时。
当时我还没啥概念,回来算了下,简直惊呆了:三个半小时! 42.195公里!这对于我来说是多么遥远的数字啊!
跑友鼓励我说:“按照你现在10km的成绩,坚持科学训练,相信再有半年时间你也能行!”
这话对我的激励很大,跑友推荐我下载了咕咚APP,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对跑步有了更全面更科学的认知。只要和跑步有关的知识我都会细心研读,从装备、服装、跑姿、步幅、步频、配速、跑步的力量核心训练,再到日常的饮食生活习惯,只要一有空我都查阅资料一一研究,在那些不跑步人的眼里我是个痴迷跑步的“疯子”。
由于各种艰苦的训练,一味追求跑量和配速,我开始经历拉伤、扭伤、摔伤……
有一次严重拉伤,在家休息了半个月之久,休跑的每一天都觉得自己好沮丧,想过坚持,也想过放弃,每一次的伤痛,都让我一次次的陷入沉思,想着要是和以前一样慢慢跑有什么不好,非要心血来潮,让自己陷入困境。
“怪就怪自己不够强,否则怎么那么容易就受伤呢?”每一次的伤痛,我都这样反问自己。“跑步的路途和人生的路途一样一样的,哪会没有沟沟坎坎。”
说来也很奇怪,越是在跑步过程中碰到问题,就越是让我求知若渴,我就这样傻傻执着地奔跑着......
终于等来了我人生的第一个全马,幸运中签2017年上海国际马拉松,没有经验的我在F区起跑,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心里没有太多紧张,在茫茫的3万人海中一路超越2万多跑友,最终以3小时15分42秒安全完赛,总排名1147名。
42.195公里,我战胜了当初不敢想的数字。自己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因为在八万人体育馆的现场有我亲爱的家人在等着我,冲线那一刻真的被自己感动得潸然泪下,这种荣誉感只有坚持了才会懂。
爱上跑步后,我开始喜欢用手机拍照,用文字记录,留心保存有关跑步过往的点点滴滴,虽然大部分是一些枯燥的数字:
2017年12月我曾发圈调侃“差点冻死在苏州太湖的马拉松赛道上”,最终以3小时22分02秒,排名204名的成绩完赛;
2018年的北京马拉松以3小时11分12秒,排名1225名的成绩打破首马记录;
2018年的上海国际马拉松以3小时12分31秒的成绩安全完赛;
自2016年8月起,咕咚上已攒下超过9000公里的跑步里程,其中半马54次,全马5次,刷新7个PB,达到跑步顶阶2星,获取奖章153个,完成线上赛事113个……
看着这些数据的生成,才发觉,这一次次的赛事场景和经历终将成为我一生的美好回忆!
现在还会有朋友问:“你瘦了30来斤了,为什么还一直疯狂跑步啊?”
我嘴上说:“因为热爱。”
心里却想:“因为你不跑,所以你不懂,不要总问我为什么跑步,应该问你自己为什么不跑。”
跑个步真的需要那么多理由吗?跑者的路上能看到不同的风景,能遇到天南地北的跑友,与年龄和性别无关,跑在路上就是朋友,一个手势和眼神就足以温暖你一整天。其实人生的幸福不就是由这些垫底的温暖片段而组成的吗?
当然跑步也会遇到伤痛,也会碰到精神上的迷茫,跑步有时候虽然孤独,但它并不枯燥,只要你跑起来,你一定会像我一样由衷感叹:奔跑的感觉真爽!
我想,一开始跑步算是我的运动“初恋情人”,可我竟在不经意间和ta有了4年之久的约会,早已成了“老夫老妻”,我现在和ta有个约定,爱ta的期限是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