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高大挺拔的梧桐冠之以法国,让敦厚朴实的大萝卜性格的南京浸染了秦淮河千年的脂粉香,披上了浪漫迷人的遐想,特别契合南京博爱之都的气质。▨
▵跑过夫子庙,才算金陵马。
跑南马,对一个工作和生活在南京的跑步爱好者是件幸福的事!不用定车票酒店,也没有舟车劳顿,如同平常的晨跑。很多朋友问我,什么最能代表南京。我的回答是法国梧桐。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高大挺拔的梧桐冠之以法国,让敦厚朴实的大萝卜性格的南京浸染了秦淮河千年的脂粉香,披上了浪漫迷人的遐想,特别契合南京博爱之都的气质。
今年的南马串联起很多经典的南京地标:河西奥体、雨花台、大报恩寺、夫子庙、新街口、中山陵、玄武湖,整个赛道穿越历史与现代,山水相映,美轮美奂、诚意十足。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南京马拉松,优秀的跑者怎能不跑?
10月16日这一天,温度不高,但湿度很大,起跑不久就大汗淋漓。沿着应天大街向前奔跑,抬头可以看到远处雨花台的纪念碑,很快又来到雨花路上大报恩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多少寺庙、多少少年,古与今,生与死,存与废,都化作历史的尘埃,唯有这文字不朽,千古流传!报恩寺肃穆、悠长、空灵的钟声伴随着跑者的脚步声,让我有些时空错乱的感觉。
跑过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成语出处的长干桥,直直地跑进中华门的正门。这许久未开启的南京的南大门盛装为南马的跑者打开,将充满激情的他们拥入城内!这是南京大萝卜最真挚的情意!列队迎接的文官、武将、宫女、士兵让我觉得似乎穿越了时空,跑进了五百年前的大明王朝。这座有着种种传说的古老城墙庇护了金陵城五百多年,经历过无数风雨的沧桑甚至炮火的洗礼,贩夫走卒、达官显宦、文人骚客、商贾农工城门前来来去去,而今天是她是第一次见证马拉松跑者,不经意间我们也创造了历史。
这份穿越历史的奔跑还在继续。穿过中华门不久,就跑到了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的夫子庙,孔庙的大家风雅、江南贡院的才子风流、秦淮河畔的艺妓风月,三者颇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甚至背道而驰,却在过去千百年和睦共存。那些才子佳人如果看到这么多跑者会不会击缶叫好,挥毫泼墨,题诗作赋?那些才华与美貌并举的声妓名媛会不会让跑者的脚步停驻而流连于其莺歌燕舞,诉一诉42.195公里的煎熬与挣扎?每每朋友第一次来南京,我都要带他去秦淮人家吃一套秦淮八绝——十六道南京小吃,桨声灯影,画舫凌波,于此,于是,才能感受真正的南京。跑过夫子庙,才算是金陵马!
新街口的中山先生铜像一下子把历史拉近,无数的跑者在这里停下脚步,和伟人铜像合影,由于太过熟悉我没有停留,右转进入长江路。这条长江路,半部南京史。路上依次“穿越”六朝、明、清、民国和现代五个时空,1800年的历史文明和现代人文在这条1800米的街道上交相辉映、相融共生。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宫阙御苑、府邸机构在我们的脚下一步步跑过,如同翻过历史的一页页。城头变幻大王旗,不变的唯有脚下的这块土地。
沿着中山东路跑向中山门途径军区总院的时候不禁侧头观望了下,七年前母亲在此住院一个多月。襁褓中的幼儿嗷嗷待哺,病重的母亲亟待照顾,那段焦头烂额的日子现在看去,如同医院前那一段马拉松跑道,似乎一眨眼也就过去了。人生似乎就是一场马拉松,再苦再难的当下在长长的一生中不过是一个小片段。此时已浑身湿透,中山门吹过来的东南风让身体感觉凉爽,十五公里,身体完全跟上了跑步的节奏,也是整个马拉松中感觉最舒服的时刻。
穿过中山门,左拐进入明陵路,跑进了金陵毓秀紫金山。旁边的一个外地跑友看到一弯水塘,急忙说玄武湖到了,赶快照相,不由令人捧腹。我好心提醒他,这是前湖,因为和玄武湖一个在钟山南麓,一个在钟山西侧,分别又被称作前湖和后湖。南朝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太子,主持编纂了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汉字诗文总集《文选》以及发现陶渊明的伯乐萧统,就葬在湖边。
千年的时间过去了,功名利禄、皇室贵胄、金戈铁马,在紫金山轮番上演,却又灰飞烟灭,唯有那些文字超越了生死,连接了从古至今的精神世界。这段路我非常熟悉,开车走过,骑车走过,步行走过,也曾跑过,与这么多有着一样兴趣爱好的人一起奔跑,兴致也格外高涨。 18公里处龙脖子大坡,配速有所降低,但还是坚持着跑到坡顶,状态还可以,心中不由得对PB充满了向往。
玄武湖,南京的跑步圣地,几乎每个星期我都要跑一次。秋季的玄武湖,荷尽已无擎雨盖,但微风轻拂,水波荡漾,残荷随着水波摇曳,也是婀娜得很。当然我要比这些外地的跑友幸福,因为我还跑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玄武湖,也跑过接天碧叶,满心清香,荷花含苞开放,蜻蜓飞过枝头的玄武湖,还跑过白雪严严密密地覆盖起的玄武湖,那时她收起妩媚,又有了另一种美。
两小时不到跑完半程,比较满意这个成绩,出了玄武湖就奔跑在现代的南京城了。定淮门桥附近有我的家,虽然住得不多,但还是不禁一次次抬头仔细寻找家中窗户所在。无论奔波何处,是远是近,家永远是心中的牵挂。此时已快30公里,体力明显下降,江东中路上的连续四个隧道上下上下让人心理上崩溃,如果组委会将线路改成没有上下坡的辅道该有多好?但又一想:如果改为辅道,江东中路这条快速道上的车子只能直行将无法右拐,会让河西片区群众无法出行,整个南京城为马拉松封了很多路造成了很多不便,我们跑者为减小群众出行的麻烦爬几个坡也没有什么关系,人总是要互相包容、互相理解的。
三十五公里后,完全是身体和意志的较量。马拉松是群体运动,亦又是一种独处,在路上可以和别人交流,也可以和自己对话。最后几公里就一直和自己对话着:坚持跑会儿,不行了走一走放松下。
终于来到终点,时间定格在四小时十四分,和PB差了几十秒,看来还是等气温更合适、赛道更平坦的无锡马拉松来破自己的记录了。低头才发现胸前被有点紧身的新衣服磨破了,流了不少血,真是一场痛并快乐着的奔跑。
南马赛后,因为五位黑人跑者跑错道,今年的南马非常意外的上了头条。作为一个历史名城,南京这座城经历过太多的辉煌与黯淡,也见多了世事无常,我想,南马必然会翻过这一切,继续追求更大的荣光。
南马,2017再见!
(部分照片由@球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