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乌贼丨宜兴,一场不断劝退的配速员经历
跑者故事
.
沈乌贼签名在路上
阅读 145292次


“往后余生,可以没有高光,不能少了健康。”


-Rose马拉松



“愿上天赐给我一颗平静的心,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事实。也赐给我勇气,去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事情。我最希望她能够赐给我智慧,去判断这两者的不同。”


这是我存在收藏夹里打开频率最高的视频《跑步日记》里大黑哥说的话,跑步日记是讲述跑者蔡宇在台湾跑双塔,从最北端跑到最南端,6天时间,每天将近90公里,一段没有绝对的胜利,也未尝纯粹的失败。


在开始跑步时,我看过了无数的热血沸腾的赛记和故事,时间久了以后都开始渐渐忘却,却依然记得跑步日记里的这一段收尾的娓娓道来。


我说不出原因,直到我参加了宜兴马拉松,一场我参加马拉松配速员以来,收获了最煎熬,很失败的配速员比赛经历的比赛。





“只要你做一次汇跑赛事的配速员,你一定会被圈粉的。”


这句话,几乎是我挂在嘴边去给身边朋友安利的话,最开始我以为这样的疯狂安利是因为在汇跑,我开始了我人生第一场的配速经历-无锡马拉松。


后来从说不清哪里好,可就是谁也替代不了,变成了,我安利的越发有模有样。


后来明白,喜欢是参与,热爱是分享。


“汇跑赛事,太贴心了,近乎保姆式的服务,很变态的。”


“有多变态?”


“赛前会带着你拍好看的照片,有专业的摄影师。还安排吃住。”


“一群摄影师对着你咔咔的拍那种。”(这句话是我的好兄弟十叁×最初跟我说的。)


“不是很多官方配速员都写着安排吃住吗?”


“你见过早晨5点给你住的房间打电话喊你起床吃早饭,然后像导游一样清点人数把你送到起点的吗?”


如此种种太多细节,我想每个参与过汇跑赛事的配速员们,都能随口说出一两个戳动他们的细节。


我们都很难回忆故事的全部过程,但做人,总是嘴上说着不信那些套路,却依然被细节戳到心窝子里,被打动,被圈粉。


于是,汇跑的比赛和配速员,不再是简单的比赛和配速员,而是一场“亲友相见,分外孩童。”的遇见和期待。





当你对一件事情有了热爱以后,你会去自主的探索更多他所蕴含的意义。


第一次去在百度搜索“汇跑”时,看到的是一篇采访,采访里记者问,这个名字的意义是?得到的答案简单粗暴又好记。


“汇聚跑者的力量。”


当时听到这句话,第一反应是跑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就是左右脚的交替,不断抬起再落下的过程。


但这个过程如果在马拉松赛道上,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不仅仅是节奏,更是一种轻松解脱的小氛围。


但其实,这个氛围是从比赛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在营造的了。


比如“比赛开始前的三天,跟比赛当天同样重要的领物过程。”


比如,配速员们抵达出去拍照后,汇跑赛事的摄影师们,这群善于用镜头捕捉和表达语言的群体,最鲜明的形象往往是。


不善言辞,眉头紧锁,嘴巴里念叨着“再拍一组新鲜的动作,再试试这样拍一下,要不咱们去那边再拍一组。”


拍到兔头说,我们准备上大巴车走啦~


摄影师说,再拍一个,再拍一个。



当把工作做成标准的流程化,是专业。


当明明将以往的流程化走完以后,总想着出现新的东西来变得不同,是热爱。


文章写到这里,我想,我算是表达清楚了,如果你也喜欢跑马拉松,那么在这个里程碑里,可能有件值得你做的事就是,是做一次汇跑赛事的官方配速员。






“官方配速员代表着什么?”


最初,它对我的含义是别人知道你做配速员以后微信朋友圈的评论“哇,好羡慕啊,好牛啊。”


是虚荣心,是关注度,是组委会提供的福利。



后来兔子的经历不断刷新,发现它代表的含义变得不一样了。


因为不断的做配速员,我们认识了一群又一群不同的伙伴,大家聊起天来说到配速员经历,不可避免的会说到觉得最难忘的时刻。


是被别人信任和认可的时刻。


“是抵达终点以后,你想要感谢自己的不放弃时,却被身边的跑友拉着说谢谢陪伴。”



“是赛道过程中,你去忍不住提醒一些跑友注意事项,或者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的时候,那时候觉得做这些事不是出于这么做能得到回报,而是觉得,这么做是对的。”


是一种近乎于责任感的东西。


大概就是因为你赛前接受了组委会、赞助商的福利和兔头细心的安排,让你近乎巨婴一样不操心,于是动量守恒到你把操心的份额放在了赛道上。




“那么,配速员要做什么?”


要做配速员,就像找工作一样,首先,需要去证明,我可以。


比如你要拥有着过往优秀的工作经验,曾经完成过远大于这个配速成绩的个人最好成绩,如有过往担任配速员的经历尤佳。


比如你要在赛道上精准的控制节奏和时间,去告诉跑友们,马拉松是42.195公里,但马拉松比赛不是,我们做不到完美的切弯和跑最短的直线。


于是,我们要多跑一些路,手表所显示的42.195公里并不是最终抵达终点时的成绩,但是跟着我们,我们一定是抵达终点时的成绩。



是满足虚荣心的荣誉,也是为了不辜负信任而带上的枷锁。


追求的不是PB,追求的是近乎每一公里的精准。


追求的不是好看,追求的是身边的跑友的认可。


所以,会去赛道上耐心解释,我们是什么配速,你跟着我们会在什么什么时候抵达多少多少公里。


马拉松是一项长距离活动,我们很多人习惯去用马拉松比喻生活,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体力会耗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开始撞墙。


但是依然会有不愿意放弃的理由。


比如,你会因为一次放弃或者退赛明白


“坚持还有坚持这一件事情比较辛苦,一旦放弃,很多方面都辛苦,心里的,身体的,没有一个地方好受。”


而,今天想分享的是,一些不那么光鲜亮丽让我们觉得鸡血或者心灵鸡汤的故事。


一些,不那么完美的配速员经历。





“我崩了。”


从宜兴马拉松的25k开始,就已经崩了。


我是宜兴马拉松345组别的配速员,我的PB是3小时15分,跑3小时45分对我来说应该很轻松啊。


我可以跑出3分50秒一公里的配速,怎么5分20秒都跑起来这么艰难?


“跑完一场马拉松跟匀速跑完一场马拉松是两回事。”




这是我自己写出来的话,然后在赛道上,我能做的只剩机械的迈步,过补给站时,让希哥帮我带一瓶水,整瓶的浇在自己脑袋上。



做配速员感觉到的崩,跟跑马拉松感觉到的崩是两回事。


跑马拉松时,崩代表着,配速急剧的下降。


做配速员时的崩,是你开始发现,从20k以后,每个5公里开始慢慢的延迟抵达计时毯。


从提前10秒,到正好,要延迟10秒,到延迟20秒。


到开始抬头看着路面的起伏,看着桥一边骂着,怎么桥这么多,怎么回程的逆风这么大,怎么气球会不断打脸,好想扯了气球,让他飞起。



作为345配速员,延迟1分钟抵达终点,就是崩了。


按道理误差应该在30秒以内,而这个59秒,还是依托于队友希哥的补给站等候和协助才勉强达成。






“不好意思,乌贼,没能完成任务,崩了。”


峻哥,是330的配速员,抵达终点时,是3小时32分。


峻哥在26公里发现自己腓肠肌旧伤复发,于是摘掉了气球,撕掉了号码簿芯片,然后还是选择继续跟到终点。


抵达终点时是3小时32分,我们说,天气热,赛道虐,332已经很不错了。


“没完成就是没完成,没有什么好说的,抱歉。”



“对不起,闪一个跑友的到时候把大腿拉伤了,三十五公里,真的抱歉。”


下午12点05分,是许大哥发来的微信。


回复是“没关系没关系。”


但是直到见到许大哥开始,他还是念叨着“都三十五公里了,我坚持回来也可以的,但是还是放弃了,抱歉。”



“天很热,途中又除了点状况,退赛了,感觉对不起很多人,第69个全马,未完成。”


是我的好朋友Rose姐发出来的状态。


随后,她写了一篇推文。


二刷宜兴马拉松:一个600老兔子的退赛独白


一篇我读了四遍的文章,文章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句话


1.往后余生,可以没有高光,不能少了健康。


2.可能再也不做兔子了,肩负重任,退赛的心理压力非常巨大,几乎Hold不住了。


在我们跑马或者比赛的经历里,时长会有人告诉我们,退赛了,比赛的经历就完整了。


我不屑这句话,我说,不可能退赛的,这辈子不可能退赛的。


直到2019年的香港100我退赛了。


退赛以后,连续好几个夜晚,我脑子里回想的都是一个个如果。


“如果我坚持下去会怎么样,肯定能完赛的啊,就是折磨点。”


“如果我没有受伤,我就如何如何。”


“如果我再咬咬牙坚持一下就可以了,但身体发出的声音却让我不得不放下了脚步。”


太多个如果开头的句子,收获的不是勇气,是害怕。


是我在某几个瞬间,我觉得我再也不想站在港百起跑的起点了,我再也不想跑50公里以上的越野赛了。


于是文章中Rose姐那句话又把我带回了那些个夜晚。


“坚持只有坚持这一个事情比较辛苦,一旦放弃,很多方面都辛苦,心里的,身体的,没有一个地方好受。”



“没有预料到吗?”


有预料到,从赛前见到老大跟老大聊天。


“明天这个天气,可能会有人倒地吧。”


“不是可能,是一定会有,已经加紧联系了五台消防车协助排水降温。”


于是,因为这段对话,我们放弃了所有的侥幸心理和较劲态度,在赛前的配速员通知里,我们加了一段话。



但,就是有人不听话,总是有人不听话。




图中,你们觉得只是漂亮的姑娘,全部完成了自己配速任务。



430的配速员,季鲁,从35公里左右就开始出现了中暑的情况。


身体发冷,汗发不出来。


“快到终点,眼睛都是一片花的,看不清了,多谢一个跑友拉着我把我带到了终点。”


“乌贼,季鲁倒在终点了。”


“倒了以后,我听到有人说,哟,小姑娘你要火了,我捂着脸说,别拍了别拍了。”


“小胖过去让那个拍照的人删掉了照片。”




我很烦这样惨烈的感动。


因为马拉松赛道上,一直以来为我们加油的人,是我们自己。


整个赛道上,我们唯一能肩负起的责任,是对自己身体的责任。


我们没有资格去要求别人去拼,去顶。


但依然会觉得这段经历让我记很久。


文章开头放的背景音乐是五月天的“温柔”。


是因为我曾看过一篇文章,是小太阳写的,他说,如果有一天,我倒在赛道上,我希望如果你不能伸出援手来帮助我,那么不打扰是你的温柔。


我想每个参加马拉松的选手,但凡能抵达终点的,没有一个人是希望自己倒在路边。


我想这个赛道上总有太多的故事,有暖心的故事,叶总有些人坚持是为了自己,为了热爱,不是为了火。


希望以后如果赛道上有意外发生,我们第一反应是伸出援手而不是举起手机。


如果我们没有那个能力,那么不打扰是你的温柔。


礼貌和教养不只是干瘪的单薄的客套,更是推己及人的周到和体谅,这不仅考验你的情商,更是你的善良。



写不下去了,用一段话来收尾。


马拉松全长四万两千一百九十五米。


当一个跑者够成熟的时候,他会有挫折,可他不会失败,我想这就是跑步教给我们的生活意义。


我不觉得退赛多么的不光彩,知进退,懂取舍,坚持是一种美德,放弃却需要智慧。


我曾看过一个外媒的调查,“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是一名真正的跑者?”


投票结果的前十位是:


1、当别人看到你抽屉里放着的跑步装备,他们说“这就是你的生活”。


2、你的洗衣筐里堆了一倍多被汗水浸湿的衣服。


3、哪怕气温高达38度,哪怕窗外天降暴雨,当你开车去上班的路上,看到别人跑步,你还是会嫉妒。


4、你可以用能量胶和运动饮料的味道来形容厨师的手艺。


5、玩具是属于孩子和宠物的,你的房间却堆满了泡沫滚轴和足底按摩球。


6、“跑步比赛”和“我的下一个假期”意义相同。


7、你和最好的朋友之间的社交方式是跑步和健身。


8、当你参加朋友聚会时,会为了没能跑步锻炼而愧疚。


9、当地跑步机构工作人员知道你的名字。


10、你在网上被朋友孤立,因为你的朋友圈,微博,全都是和跑步相关。


然而,当外媒调查结束后,给出的标准答案是:


“当你第一次系上你跑鞋的鞋带,并且走出家门开始跑步,你是跑到了家附近的小山脚下,而不是散步抵达。”


“当你敢报名参加比赛,并有足够的勇气在起跑线上露面。”


“当你因为有事没能跑步,那种感觉像是戒烟。”


这个时候,恭喜你,你是一名真正的跑者。跑步成为你的一种生活习惯,有高跟鞋也有跑鞋。


跑步不是虚张声势,每个脚踏实地的人,都是真正的跑者。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私信联系我。我会尽快处理,感谢理解。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