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不少马拉松比赛起跑的时间比较早,所以跑者们为了适应这个时间,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起早训练。那么问题来了,不少跑者在比赛前一晚会受到睡眠的困扰,该如何保证以充足的精神迎接第二天的比赛呢?
美国运动学家苏姗·保罗表示,跑者按照比赛的时间进行日常训练是正确的选择,应该保持这个习惯。但是,保证高质量的睡眠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需要和马拉松的训练一样,需要经过试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有很多睡眠的策略都可以尝试一下,但首先得确定自己每晚需要休息多长时间。如果没有准确的数字,一般情况下是7-9个小时。其次就是坚持固定的睡眠模式。每天睡觉和起床的时间保持一致,即使是在不跑步时,也要坚持一样的起床时间。
那么,在不跑步的早晨起那么早该做些什么呢?拉伸、滚泡沫球、做核心训练,或者其他的交叉训练等。如果你想补偿睡眠的缺失,也不要在早晨睡过头,中午可以睡30分钟,但也不能时间过长,以免影响晚上的入睡时间。入睡和起床的时间并不是完全固定死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浮动,但前后差别不要超过2个小时。
在入睡方式上,跑者们可以采用一些轻松的方法。例如每晚在同一时间洗一个热水澡,然后做一些轻松的拉伸运动或者深呼吸的运动。把电视、电脑、手机都提前关掉,取而代之的是看书或者听放松的音乐。
专家表示,睡眠时最理想的温度是大约18℃,所以要保持卧室的冷和黑。一套高质量的床上用品也很重要,有助于自己快速舒服的入睡。睡觉之前还有些事情必须做,定好闹钟,或者是两个闹钟,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好,需要带的物品收拾齐备。
不过,对于睡眠不好的跑者来说有一个好消息,有关研究成果表明,比赛前一晚的睡眠糟糕并不总会影响到第二天的表现。事实上,赛前的神经紧张反而会有助于提升表现。所以,没必要在睡眠不足这件事上太纠结。
缺少睡眠可能会影响到自感用力度的水平,意味着比赛时或许会感到困难。跑者们应该在比赛前几周开始培养正确的睡眠习惯,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比训练更重要。
(转自益跑网,侵权请告知删除)